工伤争议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工伤鉴定 > 工伤鉴定知识法律知识

工伤争议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

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4-03-05

 
80011
工伤认定是一种具体行政行为,工伤认定的结果,直接关系职工、用人单位和工伤保险经办机构的权利和义务。正确理解和适用工伤认定举证责任分配的规定,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工伤争议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是什么?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工伤认定证据的提供及其后果

工伤认定证据的提供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八条的规定,申请工伤认定需要提供一定的证据材料。首先,申请人应当提供证据来证明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其次,应提供证据证明劳动者在事故中受到了伤害。再次,应提供证据证明工伤事故是在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因工作原因发生的。最后,应提供劳动者的医疗诊断证明或职业病诊断证明书。如果申请人未能提供证据或所提供的证据不足以证明其事实主张,在工伤保险行政部门调查取证无果的情况下,申请人将承担不利后果。

举证责任倒置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九条第二款的规定,如果职工或其直系亲属认为是工伤,而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则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根据《工伤认定办法》第十四条的规定,如果用人单位拒不举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以根据受伤害职工提供的证据依法作出工伤认定结论。如果用人单位不能完成举证责任,就要承担举证不能的后果。因此,这种举证责任分配形式被称为“举证责任倒置”。用人单位认为不是工伤的,应当由用人单位举证,提供证据证明职工受伤的情形不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的规定,从而不应当认定为工伤。

工伤纠纷的处理方式

1. 工伤认定和申诉

如果在工作过程中发生事故伤害,应立即就医于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情况紧急时可先到就近的医疗机构急救。同时,要及时向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对于长期在煤矿、采石场或有毒有害等场所工作的职工,如发现身体不适,应前往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所属的职业病防治所进行诊断,确认为职业病后,再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如果对劳动保障部门的工伤认定结论不服(如不认定为工伤),工伤职工可以在收到工伤认定书后的60天内提起行政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还可以在15天内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2. 工伤保险待遇申领

被认定为工伤后,应携带工伤认定书到当地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伤残等级鉴定。获得工伤认定书和伤残等级鉴定书后,可以前往用人单位或劳动保障部门的工伤保险经办机构领取工伤保险待遇。如果所在单位未参加工伤保险,工伤保险待遇将由用人单位支付。如果用人单位参加了工伤保险,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将按照标准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工伤保险待遇。

3. 劳动仲裁解决纠纷

如果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对工伤赔偿金额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来解决纠纷。
延伸阅读
  1. 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变化与规定
  2. 工伤鉴定流程详解
  3. 用工单位与劳务派遣员工不续签合同的处理方式
  4. 事实劳动关系举证责任的相关法律规定
  5. 用人单位裁员的法定条件

工伤鉴定热门知识

  1. 工伤鉴定程序
  2. 工伤伤残鉴定期限规定2024
  3. 九级伤残赔偿标准
  4. 伤情鉴定最晚不能超过多长时间无效
  5. 工伤九级伤残一次性可以赔多少钱
  6. 大拇指没了属于伤残吗,怎么赔偿
  7. 工伤复发后还可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吗
工伤鉴定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