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4 更新时间:2023-11-22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应在工伤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所在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在特殊情况下,申请期限可延长至30日。而工伤职工、直系亲属和工会组织则有一年的时间,从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一般情况下,职工工伤保险待遇申请应在企业签字后报送。但如果企业拒绝签字,工伤职工或其亲属可以直接提交申请。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在接到用人单位的工伤报告或职工的工伤保险待遇申请后,应组织工伤保险机构进行调查核实。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
职工发生工伤事故后,相关单位负责在24小时内向人事处填报《职工受伤事故报告表》。
工资科了解事故发生经过,并收集伤情治疗诊断材料,填制《职工伤残鉴定表》,并介绍受伤职工去指定医疗机构进行病情鉴定后报处务会研究。
必要时,拟定函件及相关材料,并报备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根据鉴定结果,依据相关政策办理相关事宜,并将处理结果报告处长。
对于本程序中未明确的其他事项,按照人事工作相关程序办理。
鉴定委员会办公室对申报材料一般当即进行审核受理登记。如果报送材料不全或情节不清,将不予受理,并告知补齐相应材料。其中,骨折内固定患者必须先拆除内固定;颅脑损伤患者有智商或记忆商减退症状者需在六个月后申报。审核后,符合劳动能力鉴定条件的人员将按照面检通知书的时间和地点统一参加医疗鉴定。工伤职工和所在单位在工伤致残等级鉴定结论作出满一年后,如认为残情有变化,可要求进行劳动能力复查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