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技巧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工伤认定 > 工伤认定程序法律知识

工伤认定技巧

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4-02-17

 
78652
工伤认定技巧

迅速确定工伤发生单位名称

在工伤保险未购买的情况下,用人单位需承担全部工伤赔偿责任。然而,用人单位往往不会主动为员工申请工伤认定,甚至会逃避工伤赔偿责任。即便购买了工伤保险,用人单位仍需承担部分赔偿责任,并存在不会积极主动申请工伤认定的可能性。

追索对象的确定

作为工伤员工,若不知道用人单位的准确名称,将无法确定追索的对象。实际上,许多员工并不知道自己所在单位的名称,尤其是在工程层层分包的情况下。例如,由包工头雇佣的农民工很难知道自己的用人单位是谁。因此,确定用人单位并确定工伤赔偿责任主体是工伤认定的基本条件。

收集、提供证明劳动关系和工伤发生事实的证据材料

工伤认定的两个基本条件是证明劳动关系和证明工伤发生事实。是否存在劳动合同、工作证、上岗证等劳动关系证明?是否有目击工伤发生的工友愿意提供证词?这些证明材料是申请工伤认定必备的材料。若没有这些材料,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甚至不会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尽管工伤职工可能能够收集到部分证明材料,但更多情况下,工伤职工无力自行收集和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因此,若有必要,可以由专业工伤律师调查收集证明劳动关系和工伤发生事实的证据,并通过律师寻求媒体和相关部门的协助。

自行申请工伤认定

无论是否参加工伤保险,工伤认定都是处理工伤问题非常重要的一步。工伤认定首先是用人单位的义务。若用人单位未在规定期限内申请工伤认定,工伤职工及其近亲属可以在一年内申请。由于申请工伤认定有确定的期限,超过期限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将不予受理,追索工伤保险待遇也将得不到仲裁和法院的支持。因此,不应轻信用人单位的虚假或不诚意的承诺,以免错过申请工伤认定的期限。

了解伤残级别和计算标准的调解

协商解决工伤问题通常发生在单位未参加工伤保险的情况下。由于申报工伤可能会影响单位将来的工伤保险缴费比例或受到相关部门的处罚,用人单位通常不会申请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而是直接要求协商赔偿数额。工伤职工或其亲属为了尽早处理工伤赔偿,往往采取迎合的态度。然而,在没有劳动能力鉴定结论、无法确定伤残级别和后期治疗费用以及不清楚工伤赔偿计算标准的情况下,应多咨询医疗专家、律师等。如果条件允许,最好由律师代表谈判工伤赔偿事宜并签订赔偿协议。

延伸阅读
  1. 工伤鉴定流程详解
  2. 工伤申报与认定的程序
  3. 劳动关系确认难、时间长,造成了农民工工伤待遇索赔程序复杂
  4. 人民法院无权确认工伤
  5. 超过法定申请期限未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处理意见

工伤认定热门知识

  1. 公司活动中的受伤是否构成工伤
  2. 临时工遭受事故伤害可申请工伤认定
  3. 一、诉讼时效、仲裁、调解时限
  4. 伤情鉴定与伤残评定的定义和联系
  5. 工伤申报证明逾期了,怎么办
  6. 工伤申报认定的程序是怎样的
  7. 劳动法孕妇请病假规定
工伤认定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