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3-12-04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劳动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前发生的工伤待遇费用应由用人单位承担。如果单位未参加工伤保险并认定了职工的伤残,所有费用也应由用人单位支付。此外,《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第四款还规定,如果用人单位未在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的符合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费用也由该用人单位承担。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后,所在单位应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特殊情况下,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如果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工伤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可以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如果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必须通过其他途径证明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如果劳动者无法证明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其各种劳动保障权益将难以得到保护。此外,如果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也难以证明双方口头约定的工资等事项,导致这些劳动保障权益难以得到保护。因此,务工人员在打工时应注意与用人单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八条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时应提交以下材料:工伤认定申请表、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医疗诊断证明或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职业病诊断鉴定书)。工伤认定申请表应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职工伤害程度等基本情况。因此,在申请工伤认定时,务工人员应注意保留相关的证据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