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能力鉴定错误怎么办
点击数:4 更新时间:2024-07-10
劳动者出现工伤后应该尽快申请工伤认定,如果超过期限的,工伤认定申请可能是不受理的,如果劳动者有伤残的,在病情稳定后应该进行劳动能力鉴定,那么劳动能力鉴定错误如何处理?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劳动能力鉴定错误的处理方法
依据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当事人对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六条的规定,如果单位或个人对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不满意,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而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将被视为最终结论。
劳动能力鉴定工作的客观公正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劳动能力鉴定工作应当具备客观、公正的特点。如果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组成人员或参与鉴定的专家与当事人存在利害关系,应当回避。
如何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一、劳动鉴定的一般程序
需要鉴定的伤残职工首先向用人单位劳动鉴定委员会提出书面鉴定申请,并填写《病职工劳动鉴定表》。然后前往指定的医疗机构进行检查,将诊断证明及相关检验材料提交给劳动鉴定委员会。根据鉴定标准,劳动鉴定委员会对申请鉴定者的病伤情况进行鉴定,作出是否医疗终结、是否丧失劳动能力、是否仍需病休等结论,并将该鉴定结论通知申请鉴定人及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如果申请鉴定人对鉴定结果持有异议,可以在接到鉴定结论通知书之日起一定期限内,向上级部门申请调解处理或仲裁。对于无法决断或争议较大的病务案件,用人单位劳动鉴定委员会可以报送上级部门进行鉴定或调解处理,也可以报送省辖市、县劳动鉴定委员会进行鉴定。省、市、县劳动鉴定委员会在收到用人单位劳动鉴定委员会要求鉴定的申请或申请鉴定人申请仲裁的要求后,有权重新审查医疗机构的诊断,必要时还可以要求申请鉴定人到其指定的医疗机构进行复查,然后经过审议,作出书面鉴定结论。
二、劳动能力鉴定所需的材料
1、劳动能力鉴定申请表;2、申请人身份证明;3、工伤认定书;4、医疗诊断证明(复印病历应加盖医疗机构的证明印章): (1)门诊病历; (2)住院病历; (3)疾病诊断书。单位陪同人员应出示本人身份证及单位介绍信或工作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