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工时的给加班费合法吗
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4-05-27
超工时的加班费是否合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加班事宜后,支付超时工作的加班费是合法的。然而,用人单位不能强迫劳动者加班或者不支付加班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一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出于生产经营的需要,在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情况下,每日延长工作时间不得超过一小时;在特殊情况下,为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每日延长工作时间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如果出现以下情况之一,用人单位应按照以下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报酬:
- 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150%的报酬;
- 在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200%的报酬;
- 在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300%的报酬。
如何确定加班费的计算基数
要准确计算加班费,首先必须正确确定加班费的计算基数。在实践操作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如果劳动合同明确约定了工资数额,应以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作为加班费的计算基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劳动合同的工资项目包括基本工资、岗位工资、职务工资等,应以各项工资的总和作为基数计发加班费,不能以其中的某一项作为计算基数。
- 如果劳动合同没有明确约定工资数额,或者合同约定不明确,应以实际工资作为计算基数。实际工资包括用人单位直接支付给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需要注意的是,加班费、伙食补助和劳动保护补贴等应扣除,不能列入计算范围。
- 在确定职工的日平均工资和小时平均工资时,应按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相关规定,以每月工作时间为20.92天和167.4小时进行折算。
- 对于实行计件工资制的情况,应以法定时间内的计件单价作为加班费的计算基数。
- 如果加班费的计算基数低于当地当年的最低工资标准,应以当地的日或时最低工资标准为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