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福利是否进入劳动补偿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保障 > 工资福利法律知识

工资福利是否进入劳动补偿

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4-03-18

 
75480

工资福利是否计入劳动补偿范围

依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支付的经济补偿是以劳动者十二个月平均工资计算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经济补偿的支付标准是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来确定的。每满一年工作,用人单位应支付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工作时间超过六个月但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工作时间不满六个月的,应支付劳动者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如果劳动者的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地区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三倍,那么经济补偿的标准将按照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三倍支付,但支付的年限不得超过十二年。这里所说的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的十二个月内的平均工资。

工资总额的组成

根据《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第四条,工资总额由六个部分组成:

(一)计时工资;(二)计件工资;(三)奖金;(四)津贴和补贴;(五)加班加点工资;(六)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劳动补偿的支付标准

《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对不同情况下的经济补偿标准进行了明确规定,共包括四种情况:(1)如果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和合同约定,克扣拖欠工资,拒不支付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或支付低于当地工资标准的工资报酬,那么用人单位应该支付工资报酬和低于部分25%的经济补偿金。(2)对于因劳动者患病、非工负伤或不能胜任工作而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用人单位应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并且还应支付不低于六个月工资的医疗补助费。对于患重病和绝症的劳动者,用人单位还应增加医疗补助费,增加的部分不得低于医疗补助费的50%和100%。(3)对于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或者劳动者经过培训或调换工作岗位后仍然不能胜任工作,由用人单位解除合同的情况,用人单位应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如果劳动者的工资高于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三倍,那么最多支付12个月的经济补偿金。(4)对于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导致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并且当事人不能就变更合同达成协议,用人单位解除合同的情况,或者用人单位在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必须裁减人员的情况,用人单位应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支付经济补偿金。每满一年工作,应支付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在这种情况下,没有12个月的经济补偿金支付限制。
延伸阅读
  1. 劳动合同解除的法律责任及注意事项
  2. 如何维权:没签订劳动合同被解雇扣工资
  3. 公司裁员赔偿标准内容有哪些
  4. 企业裁员补偿金的支付方式
  5. 事业单位无社保的裁员补偿标准

劳动保障热门知识

  1. 失业保险领取条件
  2. 企业裁员的法律适用条件
  3. 试用期完离职扣一半工资的法律问题解析
  4. 能否将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投资
  5. 合同工违纪的处罚依据
  6. 公司倒闭后员工的赔偿问题
  7. 法院工作人员的晋升与处分
劳动保障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