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4-01-18
1、整理企业资产。在面临拆迁时,企业应对自身资产状况进行清理,明确应该获得的补偿金额。与拆迁方进行谈判时,有些企业要价过高,有些则等待拆迁方的评估,但评估价格往往偏低。
2、准备企业财产清单。财产清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身土地、房屋、设备搬迁、设备损坏等补偿项目的总额,以便进行合理评估。
3、准备材料清单。材料清单包括土地使用权证、各种协议、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营业执照、纳税凭证等,已有的要妥善保存,没有但重要的要尽量解决。
为了防止拆迁方施加压力,企业应规范自身管理,包括税务、消防、安全生产等方面,预估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布局。
当听到拆迁即将开始的消息时,应建立信息渠道,避免因信息不对称而错失有利补偿的机会。
拆迁开始后,企业应尽快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如评估和财务人员,对企业资产进行评估和财务账目梳理。同时,寻找专业律师,提供拆迁风险提示和具体指导,防止人身财产损失和强制违法拆迁。
企业在面临拆迁时,应了解基本的法律知识,掌握自身权利,并运用法律手段维权。充分了解拆迁政策,发现违法情况。此外,拆迁政策中可能有有利于被拆迁人的规定,需要注意拆迁方可能忽略的内容。
看到拆迁公告后,应及时拍照保存。拆迁公告中包含拆迁单位、范围、期限、补偿方案等信息。固定证据有助于了解拆迁的基本情况,便于后期调查、谈判和诉讼。
如果拆迁房屋不在公告范围内,证明与您无关;但如果拆迁方仍然拆除您的房屋,就违反了法律规定。可以以公告中的事项拒绝搬迁,并以此为依据对拆迁方提起诉讼。
拆迁公告张贴后,表示拆迁项目正式开始,此时被拆迁人可以委托专业人士审查拆迁项目的前置性文件的合法性,了解拆迁项目是否合法。审查拆迁项目合法性有助于了解拆迁项目情况,获得谈判机会,解决补偿问题。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20条规定,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由被征收人协商选定,如果协商不成,通过多数决定或随机选定等方式确定,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被征收人应积极参与选择评估机构。
在入户测量评估时,应配合进行,并保留证据。拒绝入户测量并不能提高拆迁补偿,而且可能导致评估价值误差由被拆迁人承担。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评估办法》规定,评估机构在评估报告中说明情况即可。
评估过程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但实际上很多拆迁方未按法律程序进行评估。作为被拆迁的企业,需要向专业人士咨询,或由专业人士代理审查评估程序是否合法。审查评估程序的合法性有助于维护合法权益,获得谈判机会,解决补偿问题。
对拆迁方的违法行为可以提起行政复议和诉讼,包括申请政府信息公开结果是否合法。行政复议和诉讼不仅可以争取时间,防止强拆,还可以创造谈判机会,解决补偿问题。企业在复议和诉讼时应配合律师,提供必要证据,积极与律师沟通,并参与模拟开庭等活动,确保复议和诉讼工作顺利进行。
由于拆迁双方地位不平等,作为被拆迁人,只能通过合法手段降低风险,包括合理要求补偿等。因此,在拆迁谈判过程中,企业首先应制定具备合理事实和法律依据的谈判方案,然后在此基础上确定具体谈判方案,如何报价、何时报价,如何为下次谈判留出余地等。
企业在拆迁谈判前应与律师配合制定谈判策略,并提供必要材料。在谈判时要根据律师制定的策略,协助律师进行谈判。
一旦双方就补偿金额达成一致意见,并不代表拆迁维权工作完成。签订补偿协议的方式和内容也很重要,特别是对于大型企业的安置补偿协议,必须有专业人士参与,以规避风险并有效保护谈判成果。
企业在签订补偿协议之前,应尽量与律师沟通协议内容,或者拍照供律师审查。必要时,应在律师陪同下签订补偿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