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4-05-25
通过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工会协调劳动关系,维护职工劳动权益。
工会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其他形式,组织职工参与本单位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工会必须与职工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职工的意见和要求,关心职工的生活,帮助职工解决困难,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
工会帮助、指导职工与企业以及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签订劳动合同。
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以及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进行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讨论通过。上级工会应当给予支持和帮助。
如果企业违反集体合同,侵犯职工劳动权益,工会可以依法要求企业承担责任。如果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经协商解决不成,工会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提请仲裁,如果仲裁机构不予受理或对仲裁裁决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如果企业单方面解除职工劳动合同,应当事先将理由通知工会。工会认为企业违反法律、法规和合同,要求重新研究处理时,企业应当研究工会的意见,并将处理结果书面通知工会。如果职工认为企业侵犯其劳动权益而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工会应当给予支持和帮助。
集体协商是指劳动者通过自己的组织或代表与雇主或其代表为签订集体合同进行商谈的行为。
集体协商代表的身份对等,双方代表的法律地位平等,公开、公平、平等的协商,和平协商,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协商。
集体协商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协调、稳定劳动关系和维护正常的生产、经营和工作秩序的重要保证,保障社会安定的重要方法。
集体协商表达的是一种服从关系,而集体谈判是平等关系。只有平等的谈判才能真正维护劳动者的权益。
集体协商的劳方主体是用人单位工会或职工代表。劳资协商的主体既包括工会组织和职工代表,也包括劳动者个人。
集体合同的内容主要是劳动标准。劳资协商的内容包括用人单位涉及职工利益的重大决策、改革方案和规章制度,以及劳动标准和劳动合同的事项。
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需要经过协商、签约、批准和备案等法律程序。劳资协商的程序包括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职工代表协商,最终由用人单位确定。
集体协商实质上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共同决定的范畴。劳资协商属于用人单位的自主权范畴,只需要经过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讨论,再与工会或职工代表协商,最终由用人单位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