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发生工伤赔付多少钱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关系 > 劳动关系的认定法律知识

农民工发生工伤赔付多少钱

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4-06-22

 
73657

一、农民工工伤赔偿的法律规定

1. 工伤认定

农民工发生工伤时,应首先进行工伤认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七条的规定,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后,赔偿义务人应当赔偿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

对于因伤致残的受害人,赔偿义务人还应赔偿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费用以及因丧失劳动能力导致的收入损失,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

对于死亡的受害人,赔偿义务人除应根据抢救治疗情况赔偿上述相关费用外,还应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以及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

二、农民工维护合法权益的途径

1. 向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

当农民工的权益受到用人单位或非法职业中介机构等侵害时,可以向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

2. 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提供便利条件

劳动者向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违法行为时,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应提供便利条件。

3. 解决劳动争议的程序

根据《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的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后,可以按照以下几个程序解决:

(1) 自行协商解决:当事人在自愿的基础上进行协商,达成协议。

(2) 调解程序:不愿双方自行协商或达不成协议的,双方可自愿申请企业调解委员会调解,对调解达成的协议自觉履行。调解不成的可申请仲裁。当事人也可直接申请仲裁。

(3) 仲裁程序:当事人一方或双方都可以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庭应当先行调解,调解不成的,作出裁决。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生效的仲裁调解书或裁决书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该程序是人民法院处理劳动争议的前置程序,也就是说,人民法院不直接受理没有经过仲裁程序的劳动争议案件。

(4) 法院审判程序: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将对方当事人作为被告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按照民事诉讼程序进行审理,实行两审终审制。法院审判程序是劳动争议处理的最终程序。

4. 提起劳动争议仲裁申请

当农民工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符合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案范围时,可以提出仲裁申请。

延伸阅读
  1. 发生工伤,是否可以直接以人身损害来起诉
  2. 过了工伤认定期限后的处理方式
  3. 工伤认定时效问题及处理建议
  4. 合伙合同终止如何认定工伤
  5. 网友提问:工伤赔偿与人身损害赔偿的差异

劳动关系热门知识

  1. 发放工资记录确认劳动关系
  2. 包工头签订劳动合同的效力问题
  3. 保险合同中投保人的变更及手续
  4. 劳动关系转移及经济补偿
  5. 劳动关系认定的法律依据
  6. 工会委员能否无故解除劳动合同
  7. 私人家教的劳动关系问题
劳动关系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