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终止劳动合同如何支付补偿金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合同 > 终止劳动合同法律知识

单位终止劳动合同如何支付补偿金

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3-10-09

 
72477
在一般情况下,用人单位之后,应该支付经济补偿金给劳动者作为补偿。但是,很少有劳动者具体了解终止经济补偿金如何计算?终止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对于劳动者来说很重要,劳动者对于终止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有一定了解也是很有必要的。下面就请大家跟着手心律师小编一起来看看。

单位终止劳动合同如何支付补偿金

一、劳动合同终止的相关手续

劳动合同期满或根据当事人约定的终止条件,劳动合同即行终止。劳动合同终止意味着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确定的劳动权利和义务关系已经结束。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办理终止劳动合同的相关手续。

二、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标准

根据规定,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对于工作不满一年但超过六个月的情况,按一年计算;工作不满六个月的情况,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如果劳动者的月工资高于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三倍,经济补偿的标准按照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三倍支付,但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三、经济补偿金的分段计算

对于在劳动法施行前签订并在试行后解除的劳动合同,需要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计算经济补偿金的年限。经济补偿金的计算年限从2008年1月1日开始计算。

四、经济补偿金的计算基数

经济补偿金中的月平均工资是指劳动者前12个月的月实际平均工资,而不仅仅是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基本工资。根据劳动部的规定,“工资”指的是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一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津贴和补贴、加班工资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

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形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终止劳动合同时,需要根据情况判断是否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以下是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

一、劳动者单方随时解除劳动合同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如果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劳动条件、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损害劳动者权益、劳动合同因法律规定的情形无效等,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二、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

三、用人单位提前通知解除劳动合同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的规定,如果劳动者因病或非因工负伤无法从事原工作,或者劳动者经过培训或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或者劳动合同订立时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导致无法履行合同,用人单位可以提前三十日书面通知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四、裁减人员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的规定,如果用人单位需要裁减人员,裁减人员数量达到二十人以上或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用人单位需要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并听取工会或职工的意见后,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以裁减人员。

五、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到期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如果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到期,劳动合同终止。

六、其他情形

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劳动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的规定,还可能存在其他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

延伸阅读
  1. 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的21种情形
  2. 离职补偿金的月平均工资如何计算
  3. 终止劳动合同协议书
  4. 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处理方式
  5. 退休离职补偿金的标准

劳动合同热门知识

  1. 劳动保障公益岗位合同解除的法律依据
  2. 党员干部无故旷工警告处分
  3. 劳务协议
  4. 劳动争议案件的管辖法院
  5. 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定义和内容
  6. 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法律隐患和风险
  7. 什么情形下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可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违约金
劳动合同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