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职一个月工伤待遇如何赔偿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4-02-07
才在新单位入职一个月,员工还没有完全熟悉公司的业务,但是在这时候却受了工伤无法正常的工作,需要好好的休养,而在这时候企业要给劳动者相应的工伤赔偿,那么,入职一个月工伤待遇如何赔偿?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打听到了相关内容如下。
入职一个月工伤待遇如何赔偿
工资计算标准
根据遭受事故伤害前的工资计算,如果不足一个月没有发放工资,根据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标准计算。如果劳动合同没有约定,按照本单位同期、同工种、同岗位的工资标准计算正常上班期间的工资。
工伤医疗期间的工资支付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时,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保持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如果伤情严重或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相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可以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如果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由所在单位负责。
劳动合同约定不明确的情况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八条规定,如果劳动合同对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约定不明确,引发争议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重新协商。协商不成的,适用集体合同规定。如果没有集体合同或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报酬,实行同工同酬。如果没有集体合同或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条件等标准,适用国家有关规定。
工伤处理的注意事项
工伤认定时限
工伤认定的时限为一年,即在一年内必须申请工伤认定。
工伤认定申请
工伤认定一般由单位(供电站)申报。如果单位不申报,职工本人及家属可以自行向劳动部门申请工伤认定。
劳动能力鉴定
工伤认定后,可以申请进行劳动能力鉴定,一般在医疗终结后进行鉴定。
工伤待遇支付
工伤鉴定后,根据工伤鉴定的等级要求,单位支付相应的待遇。如果单位参加了工伤保险,待遇大部分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如果单位没有参加工伤保险,待遇由单位承担。
工伤待遇标准
工伤待遇根据职工的劳动能力鉴定等级来支付,不同等级对应不同待遇。例如,大腿骨折一般为十级,如果进行了内固定术则为九级,如果影响到髋关节可能会有更高的级别。
工伤保险待遇标准
七至十级伤残待遇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被鉴定为七至十级伤残的工伤职工享受以下待遇:- 从工伤保险基金按照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七级伤残为12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0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8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6个月的本人工资;- 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时,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工伤基本信息
工伤赔偿标准,又称工伤保险待遇标准,是指工伤职工和工亡职工亲属依法应当享受的赔偿项目和标准。未参加工伤保险期间,用人单位职工发生工伤时,由该用人单位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