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3-12-08
为了维护市场公平、合理、有效的竞争秩序,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和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经营者必须遵守本办法,包括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商品经营或者营利性服务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
一切组织和个人都有权检举、揭发不正当竞争行为,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检举、揭发属实和协助查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个人或组织给予奖励。
经营者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不得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经营者不得销售明知或者应知是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商品。
经营者不得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
经营者不得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者姓名(含字号),推销自己的产品。
经营者不得对商品质量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包括在商品上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被取消认证标志或者名优标志后继续使用,使用的认证标志或者名优标志与实际所获认证标志或者名优标志不符,伪造或者冒用质量检验合格证明、许可证号或者监制单位,伪造或者冒用他人厂名、厂址、商品加工地、制造地、生产地,伪造商品规格、等级、制作成份及其名称和含量,伪造生产日期和安全使用期、保质期、保存期或者失效日期。
供水、供电、供热、供气、邮政、电讯、交通运输等公用企业或者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不得滥用经济优势,限制竞争或者排挤他人竞争。具体情形包括限定用户、消费者只能购买和使用其附带提供的或者其指定的经营者提供的相关商品,而不得购买和使用其他经营者提供的符合技术标准要求的同类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