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不正当竞争的新形式及防范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竞争法 >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 > 反不正当竞争法法规法律知识

探析不正当竞争的新形式及防范

点击数:26 更新时间:2024-12-22

 
71331

不正当竞争行为及其表现形式

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指经营者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违背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原则,违背公认的商业道德,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

我国现实经济生活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种类繁多,规模逐步扩大,并出现了许多新的形式,对公平竞争、市场运转和经营者、消费者合法权益造成了严重破坏。

一、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新表现形式

除了《反不正当竞争法》所列举的11种不正当竞争行为外,目前还出现了以下几类新的形式:

1. 以评比、评论、知识推介形式包装的虚假宣传行为

利用媒体广告进行质量、功能、效果指标对比,或者通过聘请专家进行咨询、访谈,以变相方式吹嘘自身、打击竞争对手。

2. 变相的地方保护行为

地方政府出台一些专门针对本地企业的让利政策,以隐蔽方式保护本地企业,使外地企业望而却步。

3. 商业欺诈行为

经营者虚构事实,隐瞒真相,使消费者和用户对其商品质量、价格及服务水平产生误解。

4. 败坏对手商誉的行为

组织、煽动、资助消费者对竞争对手及其商品进行投诉,通过败坏对手商誉,排挤、打击竞争对手。

5. 商业间谍行为

互为竞争对手的单位,一方在对手某项目进行中,派人以利诱等手段,从竞争对手处挖走项目关键人员,造成对手项目瘫痪;或诱使其出卖对方商业秘密,在对方项目基础上移花接木后投向市场,以拖垮竞争对手。

这些新形式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明显违背市场经济的基本运行原则,扰乱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秩序,侵害了其他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防范不正当竞争的对策

不正当竞争给消费者、企业、行业及社会带来的危害和后果是显而易见的,也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隐患。因此,我们应该尽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营造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公平竞争环境。

一、政府方面的对策

政府应积极主动地营造一个良好的宏观市场经济环境,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 完善立法,强化执法

人大和政府应修改和完善已有的法律、法规,并出台新的法律、法规,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反不正当竞争法》应采取概括法和例举法结合的形式,界定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一般性条款,以包括各种新形式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同时,政府所属的行业管理部门应严格执法,加强法律、法规的权威性,提高全民法治意识。

2. 坚持综合治理,加大打击力度

在治理经济环境时,应坚持综合治理方针,对经济运行的全过程进行监督,而不是只抓某一环节。要加大对造假、走私等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打击力度,使不正当竞争分子面对高昂的成本代价。

延伸阅读
  1. 加盟机构虚假宣传的处罚措施
  2. 竞争反不正当竞争市场经济
  3. 法律属性的不同
  4. 著作权侵权与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认定
  5. 知识产权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关系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热门知识

  1. 如何举报微商虚假宣传行为
  2. 裁判要旨
  3. 反垄断法中知识产权滥用的条款
  4. 不正当低价销售的法律分析
  5. 医生商业贿赂怎么量刑
  6. 侵犯商标权和不正当竞争的区别
  7. 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怎么处罚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适用高管—竞业限制协议范本
  2. 游戏公司保密协议范本
  3. 游戏开发保密协议范本
  4. 广告公司保密协议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