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对虚假宣传的有关规定有哪些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竞争法 >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 > 不正当竞争的行为法律知识

我国对虚假宣传的有关规定有哪些

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0-05-25

 
71130
虚假宣传行为是指经营者为获取市场竞争优势和不正当利益,对商品或提供的服务进行虚假和隐忍误解的宣传行为。那么,我国法律对虚假宣传行为是如何进行规定的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整理了相关内容,请阅读下文进行了解,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祝您阅读愉快!

我国对虚假宣传的有关规定有哪些

这里的宣传是指经营者以广告或意外的各种手段宣传方式,其中商品包装上的标签和说明也算在其中。

虚假宣传一般分为以下几种:

1.质量的虚假表示:在这类虚假宣传中,生产者可能会虚假表示商品产地或出示虚假的获奖奖状依次诱导消费者认可其商品质量或商家商誉

2.价格虚假表示:经营者利用价格公开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十分普遍,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虚构原价谎称打折,谎称报价、最低价等,以部分低价商品作为宣传诱饵。

3.变相广告宣传行为:这是指虽然不采取商业广告的形式,但同样达到商业广告效果的行为,如通过欺骗性的启事、声明。

4.诋毁性比较广告行为:对比广告一般是商家常使用的一种宣传模式,但是对于在对比广告中捏造事实、诽谤或不适当的比较手法遍地或攻击其他竞争对手的行为是违法的。

各国对于虚假宣传行为的触犯一般通过竞争法和广告法进行规定,一般包括宣传停止、行政罚款、民事赔偿等。

1.行政责任:广告法中规定的行政责任包括停止发布虚假广告宣传行为,更正广告,罚款等制度

2.民事责任:发布虚假广告对广告接受者已经造成损害的,根据民事赔偿的法律,责任人应当赔偿受害者损失。

3.刑事责任:对于散布虚假广告达到犯罪程度的情节严重处二年一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以罚金。

延伸阅读
  1. 加盟机构虚假宣传的处罚措施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改后的亮点
  3. 陷阱1:虚假广告宣传
  4. 虚假宣传对消费者权益的影响及索赔方式
  5. 新广告法下的转发朋友圈广告需要谨慎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热门知识

  1. 竞争反不正当竞争市场经济
  2. 法律属性的不同
  3. 知识产权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关系
  4. 反垄断法中知识产权滥用的条款
  5. 不正当低价销售的法律分析
  6. 传销罪从犯怎么量刑标准
  7. 医生商业贿赂怎么量刑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