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投标恶意投诉处理难点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竞争法 > 招标投标 > 招标投标法律法规法律知识

招投标恶意投诉处理难点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0-05-25

 
70642
招投标恶意投诉处理难点。招投标是不少企业都会进行或参与的一项活动,但是难免会产生不满以及争议所以招投标也设置了投诉机构。但是招投标的投诉中也不乏恶意投诉的存在。

招标投标投诉处理是招标投标活动中最为复杂的一环,而随着招投标工作的发展,投诉人主体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不断提升以及投诉渠道广泛和投诉成本较低,使招投标恶意投诉事件的发生率和复杂性不断提高,招投标恶意投诉处理已经逐渐成为招投标行政监督工作中的一大难题。因此,规范招投标投诉流程、处理恶意投诉人,探索招投标恶意投诉处理新机制,已经十分必要。

招投标恶意投诉的特征

恶意投诉的特征有:

一、未按规定向投诉处理部门投诉或向不同部门多方投诉的;

二、不符合投诉受理条件,被告知后仍进行投诉的;

三、投诉处理部门受理投诉后,投诉人仍就同一内容向其他部门进行投诉的;

四、捏造事实、伪造材料进行投诉或在网络等媒体上进行失实报道的;

五、投诉经查失实,被告知后,仍然恶意缠诉的;

六、一年内三次以上失实投诉的;

七、直接向领导、纪委、审计、检查部门写匿名信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活动投诉处理办法》(七部委11号令)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章规定了投诉处理细则规定了投诉处理流程和不予处理的若干情形,但捏造事实伪造材料进行投诉、未按要求方式投诉、恶意缠诉或在网络等媒体上进行失实报道的情形依然不断发生。投诉属招投标当事人揭发招投标活动违规违法行为的重要途径,有利于维护公共利益和招投标当事人合法权益,建立公平、高效的招投投标环境。恶意投诉成本较低,虽能有效的弥补招投标监管功能的缺失,但也给主管部门的招投标投诉处理工作造成巨大的人、物、财力损失。

招投标恶意投诉处理难点主要存在下几个方面:虽然《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活动投诉处理办法》规定投诉应当以书面形式向招投标管理部门递交投诉书,但许多投诉人仍然以电话、网络媒体、短信等形式向招标人或者其他相关单位、媒体发出质疑,给招投标投诉统一管理造成不便。许多投诉未能将名称、地址及有效联系方式、投诉事项的基本事实、请求及主张、有效线索和相关证明材料提供,使得受理投诉部门无法受理或受理后无法答复。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质疑,既没署名也没留联系方法法,多采用网络等媒体发出,提供信息不完整,相关单位一般无法处理也无法反馈。投诉处理未按照投诉受理前置程序、投诉受理制度、投诉处理程序、投诉处理决定执行等四个程序操作,使投诉人对答复不满意或超出答复时间。投诉人超出法律规定的投诉时限、非投标人和其他利害关系人进行投诉等情形。

我们有经验丰富的律师,可以在线为您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延伸阅读
  1. 公证特别程序的定义和适用范围
  2. 敲诈勒索与串通投标罪的区别
  3. 律师回答:施工组织设计评审的法律要求
  4. 科技项目招标投标的特殊性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及相关法规规定的投诉处理细则

招标投标热门知识

  1. 中标通知书的定义和作用
  2. 法律咨询:行政处理个别评标专家倾向性意见的问题
  3. 供应商网上开标流程
  4. 招标人是否可以拒收逾期送达的投标文件?
  5. 投标保证金缴纳截止时间的规定
  6. 交通项目未招标的处理方式
  7. 评标标准和方法的确定
招标投标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最新电力工程设备招标程序及招标文件范本
  2. 最新建筑安装工程招标书范本
  3. 建筑安装工程投标书范本
  4. 土木建筑工程投标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