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法律关系的产生和终止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竞争法 > 拍卖法 > 拍卖法法律法规法律知识

拍卖法律关系的产生和终止

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4-10-15

 
69795
(一)拍卖法律关系的产生。法律关系的产生是符合法律规定的事件和行为在当事人之间作用的结果,而引起拍卖法律关系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拍卖当事人缔结的合同。

拍卖委托合同

拍卖委托合同是指拍卖人接受委托人的委托,以自己的名义为委托人的利益实施一定的行为,并从委托人处获得报酬的协议。

拍卖委托合同的缔结一般采取谈判缔约方式,包括准备、谈判和签约三个阶段。在此过程中,信件、电报、电传等书面形式可以作为有效的方式,只要明确表达了当事人的意思且传达到了对方。

拍卖委托合同属于诺成性合同,即一方提出要约,经对方承诺后,合同即告成立。要约人收到承诺的地点和时间是合同成立的地点和时间。如果双方约定采用合同书形式,合同在双方当事人签字或盖章时成立。拍卖委托合同的成立标志着拍卖法律关系的产生。

拍卖成交合同

拍卖成交合同是指拍卖人与竞买人(买受人)根据约定或拍卖规则达成的成交协议。对于拍卖人来说,达成拍卖成交合同是履行拍卖委托合同的关键。拍卖人必须充分履行在拍卖委托合同中的承诺。拍卖成交合同可以视为拍卖委托合同的延续。

对于竞买人(买受人)来说,拍卖成交合同与拍卖委托合同无关。无论拍卖人向委托人做出了何种承诺,都不能直接约束竞买人(买受人)。竞买人(买受人)只将拍卖人视为对方当事人。因此,拍卖成交合同独立于拍卖委托合同。

拍卖成交合同采用特殊的缔约方式,双方当事人通过讨价还价的过程达成合意。这个合意过程可以分为要约和承诺两个阶段。要约人是竞买人,要约采用叫价、应价方式表达。拍卖人通常是承诺人,承诺采用击槌等方式表达。要约和承诺是面对面进行的,且不得反悔。因此,在拍卖成交合同的缔结过程中,要约和承诺不存在变更和撤回问题。

拍卖成交确认书的重要性

根据我国《拍卖法》的规定,竞买人的最高应价经拍卖师落槌或其他公开表示买定后,拍卖成交。拍卖成交后,买受人和拍卖人应当签署拍卖成交确认书。这意味着成交后必须以书面形式进行确认,将口头表达转化为书面合同形式。这一规定对于拍卖成交后的相应后果产生明显影响,并且在可能发生的相关诉讼中,成交确认书成为有效的书证。

延伸阅读
  1. 夫妻分居时签订的分居协议的法律效力问题
  2. 二房东怎么维权让租户搬离
  3. 用人单位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证明的义务
  4. 老年人劳动关系的确定
  5. 上海九级伤残赔偿标准2024多少钱大概

拍卖法热门知识

  1. 买受人违约责任的特殊性
  2. 知识产权评估的实施
  3. 肇事车法院可以拍卖吗
  4. 被执行人是否有权要求停止拍卖?
  5. 为什么需要强制性资产评估
  6. 国有资产拍卖底价的确定程序
  7.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和本公司的拍卖规则,佣金支付标准如下:
拍卖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化妆师聘用合同范本
  2. 餐饮公司/企业劳动合同范本
  3. 劳动合同保密协议范本
  4. 厦门市劳务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