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关于公物处理实行公开拍卖的通知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竞争法 > 拍卖法 > 拍卖法法律法规法律知识

国务院关于公物处理实行公开拍卖的通知

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5-01-06

 
69780

国务院关于公物处理实行公开拍卖的通知

一、建立和完善公开拍卖制度

为加强廉政建设,规范公物处理,减少财政流失,国务院决定改革现行的公物处理办法,逐步建立和完善公开拍卖制度。

公物处理的范围包括:执法机关罚没物品、依法不返还的追回赃物,邮政、运输等部门获得的无主货物,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国营企事业单位按有关规定需要处理的物品及其他方面需要变卖的公物。拍卖首先要从罚没物品做起,执法机关依法罚没物品,经法律判决裁定生效后可进行拍卖的,必须委托当地政府指定的拍卖行通过公开拍卖的方式拍卖。大宗商品、重要生产资料以及专营、专卖商品,可采取招标或定向拍卖方式,首先拍卖给有该类商品经营权的企业;粮、油和鲜活商品,应委托当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或集贸市场就地拍卖。违禁品和假冒商品仍按国家现行规定交由专管部门处理,不得使其流入市场。文物和抵押贷款的抵押物拍卖办法,另行规定。

二、健全财务上缴制度,实行收支“两条线”

罚没物品拍卖后所得收入,由委托拍卖的执法机关及时、足额上缴财政,不得挪用或截留。罚没收入上缴财政和执法机关办案费用问题,按国务院和财政部的有关规定执行。

三、有计划地建立拍卖行

各地政府要根据需要和可能,在一些公物处理量较大的城市建立规模适当、人员精干的拍卖行,承办公物处理的拍卖业务。在已建立拍卖行的城市,当地政府应指定一家国营拍卖行承办公物处理的拍卖专业。拍卖行是服务性的法人企业,由地方政府指定的部门审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登记,按特种行业进行管理。拍卖行是委托方和购买方的中介人,为买卖双方提供服务,按成交额收取一定比例的手续费。拍卖行的收入来源只限于拍卖手续费和与拍卖直接有关的其他合法收入,拍卖行实行自负盈亏,国家不予补贴。为使拍卖行能够做到收支平衡,各城市的拍卖行除承办公物处理拍卖外,可在地方政府的指导下,开展其他物品的拍卖业务。凡通过拍卖行拍卖的企业国有固定资产,应当依照国家的有关规定进行评估,确定拍卖底价。公物处理量较少的城市或地区,可不专设拍卖行,由当地政府指定单位,在有关方面的监督下,按拍卖程序承办公物处理的公开拍卖业务。

延伸阅读
  1. 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
  2. 商业银行调整业务范围需要何种批准
  3. 借款人采取欺诈手段骗取贷款的法律责任
  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
  5. 农村宅基地的确权和使用权问题

拍卖法热门知识

  1. 证券交易所的设立和解散
  2. 医疗事故等级划分及具体标准
  3. 旅行社经营出境旅游业务的法律规定
  4. 法院对拍卖房产流拍的处理方式
  5. 经营者违反规定实施集中会被处分资产吗
  6. 专利实施许可未备案的法律效力问题
  7. 拍卖标的物的法律规定
拍卖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