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3-11-30
当事人应在一审期间提出诉讼时效抗辩。若当事人在二审期间提出诉讼时效抗辩,需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该证据必须是新的证据,二是该证据能证明对方当事人的请求权已超过诉讼时效期间。新的证据是指在一审庭审结束后新发现的证据,以及当事人在一审举证期限届满前申请人民法院调查取证未获准许,二审法院经审查认为应当准许并依当事人申请调取的证据。
当事人在再审期间提出诉讼时效抗辩或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申请再审的,人民法院将不予支持。
根据新规定,人民法院将不予支持对以下四种债权请求权提出的诉讼时效抗辩:
2. 兑付国债、金融债券以及向不特定对象发行的企业债券本息请求权
3. 基于投资关系产生的缴付出资请求权
4. 其他依法不适用诉讼时效规定的债权请求权
根据新规定,"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应如何认定?以下列举了四种情形,当出现其中一种情形时,应被认定为"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产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这四种情形包括:
当事人一方在文书上签字、盖章或以其他方式能够证明该文书已送达对方当事人。
当事人一方发送的信件或数据电文已到达或应当到达对方当事人。
当事人一方为金融机构,根据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从对方当事人的账户中扣收欠款本息。
当事人一方下落不明,对方当事人在国家级或下落不明的当事人住所地的省级有影响的媒体上刊登具有主张权利内容的公告。但法律和司法解释另有特别规定时,应适用其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