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止履行合同的法律规定是如何的
点击数:25 更新时间:2023-11-21
中止履行是对合同正在履行过程中,因为一定的原因,需要中止正在履行的合同的情况。中止执行只是将履行的义务延后处理的一种情况。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中止履行继续履行合同的相关规定。以供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止履行合同的法律规定
一、中止履行合同的条件
根据法律规定,当事人可以选择中止履行合同的条件如下:
- 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以下情形之一:
- 经营状况严重恶化;
- 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
- 丧失商业信誉;
- 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
如果当事人没有确切证据中止履行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 合同当事人一方有另一方不能履行合同的确切证据时,可以暂时中止履行合同。但是应当立即通知另一方,当另一方对履行合同提供了适当担保时,中止履行的一方应当恢复履行合同。中止履行后,对方在合理期限内未恢复履行能力并且未提供适当担保的,中止履行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
需要注意的是,中止履行是指暂时停止履行合同,而不是永远终止合同。因此,在中止履行合同时,当事人应遵守以下两点:
- 当事人一方必须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不能履行合同,才能中止自己的合同义务。无根据地怀疑对方不能履行合同,或者没有确切证据而擅自中止合同的一方应承担违约责任。
- 一旦对方提供了适当的履行担保,中止履行的一方应继续履行合同。适当担保可以是银行或其他担保人提供的担保,或者给付履约保证金、抵押担保等形式。当对方提供上述形式的担保时,即可认为是适当担保,中止履行的一方应继续履行自己的合同义务。
二、中止履行合同权利的行使
中止履行合同的行使取决于当事人当前所承担的合同义务。
- 卖方停运权:卖方在发送货物之后发现买方预期违约时,有权通知承运人不将货物交给买方,即阻止将货物交给买方。即使卖方已经持有了有权获得货物的单证,如提单,卖方也有权阻止承运人将货物交给已经拥有提单的买方。这一权利的行使必须得到承运人的配合。
- 卖方中止交货:卖方在买方显然不能付款时,可以中止给付货物,但不将货物转卖。与卖方停运权的区别在于,中止交货是在货物运输过程中,此时标有货物的物权凭证的单据是否已转至买方手中不得而知;而停运权一般是货物已运至买方控制范围内,货物的物权凭证已在买方掌握之中,买方只要出示凭证即可提货。
- 买方中止付款:当卖方显然将无能力交付货物时,根据买卖合同的规定,本应先付款的买方可以暂时中止给付款项,但不能另行购买其他同等货物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