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无履行期限债务的诉讼时效的起算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履行 > 履行不能法律知识

论无履行期限债务的诉讼时效的起算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4-04-11

 
61764
近日在广东法院网浏览,看见《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民商事审判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的第三条作出如下规定:“债务没有约定履行期限的,诉讼时效的起算根据以下情形确定:(一)债权人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并向债务人明确债务履行期限的,诉讼时效从债权人确定的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二)债权人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债务人明确表示拒绝履行的,诉讼时效从债务人表示拒绝履行之日起计算;(三)债务人向债权人出具了履行债务计划,债权人没有异议的,诉讼时效从履行计划载明的最后履行期届满之日起计算。”[1]笔者对此规定深感不安,因为其规定的内容并不符合诉讼时效起算的法学理论,而实际上民法理论界及全国很多地方法院都持有相同或类似观点。笔者猜想,其是否受到了崔*远先生等人文章的影响甚至误导呢(主要有崔*远著《无履行期限的债务与诉讼时效》、胡*勇著《没有履行期限的债权请求权-诉讼时效的起算点如何认定》、姜*教著《未约定还款期限,催款未果五年后才起诉-本案是否超过诉讼时效》等文章,相继发表于人民法院报)?[2]因此,才决定针对无履行期限债务的诉讼时效的起算问题先单独写一篇文章,阐述自己的观点,以求推动法学理论界对其展开深入的研究与讨论。

无履行期限的债务的诉讼时效起算问题

德国学者对于诉讼时效起算的观点

上述三位作者都认同一点,即“无履行期限的债务在债务人未同意履行债务、债权人未向债务人请求过清偿债权,诉讼时效期间不起算。”其中,崔*远先生还特别提到了德国学者拉*茨先生的观点:“时效的开始不仅要考虑请求权的发生,也要考虑到请求权的到期。”德国另一民法学者**库斯也持有基本相同的观点,他在论述“消灭时效的开始”的相关内容中写道:“《民法典第一草案》第158条第1款规定得更为明了:‘消灭时效,于法律上可以要求履行请求权(已届清偿期)之时开始。’虽然这一句话没有成为法律,但由于它的实质内容是正确的,因此被视为现行法的组成部分。这说明,问题的关键不是请求权的产生,而是请求权的已届清偿期。”该学者还进一步举例来进行说明“以消费借贷为例,要求偿还贷款的权利的消灭时效,并不是在发放贷款之时起算,而是在贷款已届清偿期时才开始起算。”笔者对此观点深表赞同。

德国民法典和债法现代化法的修订

实际上,笔者也对德国民法典第198条以请求权的成立或产生作为诉讼时效起算的一般标准持批评意见。然而,奇怪的是,尽管这一条规定受到法学理论界的批评,但在2002年1月1日施行的《债法现代化法》对德国民法典的修订中并未对其进行实质性的修改或改变。受阅读资料的限制,笔者无法得知原因。

我国民法通则对于诉讼时效起算标准的批评

此外,笔者也对我国民法通则第137条以“权利被侵害”为诉讼时效起算的标准持批评态度,主要是因为此标准过于狭隘,无法包含其他“权利未被侵害”时的诉讼时效起算等问题。例如,在无因管理之债的诉讼时效中,谁“侵害”了谁的权利?侵害了何种权利?等等。关于诉讼时效的起算标准的选择与确定,笔者将另行撰文进行探讨,此处不再赘述。
延伸阅读
  1. 夫妻一方债务的执行问题
  2. 留置权的实现条件
  3. 个人无限连带责任反担保声明
  4. 保证人的保证期间是多久
  5. 质押担保合同

合同履行热门知识

  1. 不可撤销居间合同的要求
  2. 瑕疵履行在中国法律中的定义
  3. 拒绝履行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4. 定金返还问题及适用定金罚则的条件
  5. 合同法中的拒绝履行和迟延履行区别
  6. 合同中的无效情形和免责条款
  7. 退工的时候保密协议怎么履行
合同履行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保证合同范本
  2. 债权担保合同范本
  3. 反担保保证合同范本
  4. 贷款担保意向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