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不能继续履行的处理规定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履行 > 履行不能法律知识

劳动合同不能继续履行的处理规定

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4-11-25

 
61699
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的,双方当事人是需要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当事人在劳动关系中的权利义务的,然后需要履行各自的义务。有的劳动合同可能客观不能履行,那么,劳动合同不能继续履行的处理规定是怎样的呢?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详细为您介绍具体内容。

劳动合同无法继续履行的处理规定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规定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的规定,如果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规定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有权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在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有责任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然而,如果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无法继续履行,用人单位应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的规定支付赔偿金。

劳动合同无法继续履行的认定条件

要认定劳动合同无法继续履行,需要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 劳动者已经主动领取或签字领取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

2. 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合同的决定在程序上存在违法行为,但在实质上是有效的。例如,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只是没有事先通知工会,或者劳动者违反了规章制度,只是制度公示证据不足。

3. 在诉讼期间,劳动合同期限已届满,但劳动者不符合要求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条件。

4. 劳动者在被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已经重新就业,或者虽未重新就业,但已主动享受失业保险待遇。

5. 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导致原合同无法继续履行,但劳动者不接受变更合同。例如,劳动者的工作岗位已被其他劳动者取代,但劳动者不同意安排新的工作岗位,或者用人单位迁址,劳动者不同意到新的地址工作。

6. 用人单位正在进行经济性裁员,劳动者不属于被优先留用对象。

7. 在诉讼期间,用人单位或劳动者主体消失,例如劳动者死亡或用人单位破产解散。

8. 在诉讼期间,劳动者开始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达到法定退休年龄。

延伸阅读
  1. 案情介绍
  2. 48小时工伤死亡认定的程序和要求
  3. 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职责
  4. 劳动争议案件的管辖法院
  5. 李先生与机电中心劳动合同纠纷案

合同履行热门知识

  1. 合同法律师探讨先合同义务的若干问题
  2. 不能履行的法律依据
  3. 担保合同的中止条件
  4. 不安抗辩权的行使及解除合同
  5. 人间“蒸发”:借款人逃避还款责任
  6. 单务合同中当事人是否享有同时履行抗辩权
  7. 迟延履行期间被执行人财产清偿顺序的确定
合同履行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美容院员工正式聘用合同范本
  2. 通用版劳动合同范本
  3. 汽修厂劳动合同范本
  4. 云南省劳动合同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