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见代表法律后果是什么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3-12-07
表见代理与表见代表是有根本的区别的,表见代理的产生原因是善意第三人认为代理人有代理权,但是表见代表是善意第三人相信代表人有相应的代表权限。那么,表见代表法律后果是什么呢?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详细为您介绍具体内容。
法人的代表行为及其法律后果
法人的代表人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及其他负责人在代表法人进行经营活动时,无需特别授权,因为他们本身就有资格代表法人。法定代表人的行为即为法人的行为,因此,法定代表人所执行的职务行为所产生的法律后果由法人承担。此外,除法定代表人外,企业的其他负责人在代表企业从事职务行为时也无需特别授权,其行为的后果同样由企业承担。
代表行为的效力
根据我国《合同法》第50条规定,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超越权限订立的合同,在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超越权限的情况下,该代表行为仍然有效。这意味着代表行为不受无权代理的规定限制。
代表与代理的区别
代表人
代表人的行为视为被代表主体的行为,可以看作同一个人的行为。
代理人
代理人和被代理人是两个不同的人,代理人的行为是独立的,只是行为的效果归属于被代理人。
表见代表与表见代理
表见代表
如果代表人超越代表权限与善意的第三人行为,该行为仍然有效。此为表见代表。善意的第三人在此情况下没有特定要求,只需善意即可。
表见代理
如果代理人没有代理权,却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进行法律行为,善意的第三人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其有代理权,此时成立表见代理。表见代理人的行为效果直接归属于被代理人。在表见代理中,相对人不仅需要善意,还要求有充分的根据来判断该表见代理人拥有代理权。实践中,一般认为以下两种情况属于“善意的第三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1. 行为人与被代理人曾经存在雇用关系,但由于种种原因被代理人未将二者雇用关系终止的事实公告或者行为人手中仍持有表明雇用关系存在的法律文件。2. 行为人与被代理人曾经存在委托授权关系,但由于某种原因,授权结束后行为人仍然持有被代理人的代理证明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