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禁止的代理行为有哪些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类别 > 代理法律知识

法律禁止的代理行为有哪些

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3-12-06

 
60683
对于代理行为大家最为熟悉的莫过于商业代理和代理经销商了,而在法律上代理行为在法律上有多重含义,包括民事代理、诉讼代理以及其他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代理的行为多种多样那么哪些代理是法律禁止的呢?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法律禁止的代理行为有哪些

法律禁止的代理行为有什么呢?禁止代理的行为是指依据法律规定或按照双方当事人约定应当由本人实施而不得代理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依其性质本身不适用代理的行为。

禁止“己代理”

所谓“己代理”,是指代理人在代理权限范围内代理被代理人与自己进行民事行为。在这种情况下,代理人既是代理关系中的代理人,又是第三人。违背了代理必须是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第三人进行民事行为的基本规定。因此,法律一般禁止“己代理”。

禁止“双方代理”

所谓“双方代理”,是指一个代理人同时代理两个被代理人进行法律行为的情况。由于在民商事活动中,法律行为双方的利益往往是相冲突的,而代理人又同时代理双方为法律行为,不可能兼顾到双方当事人的利益,很有可能出现偏袒一方,而损害另一方利益的情形。故法律一般也禁止 “双方代理”。

我国民法通则及其司法解释对己代理和双方代理并无明确规定,但在我国《律师法》第34条规定“律师不得在同一案件中为双方当事人担任代理人”。司法实践中,法院可依据诚实信用原则,参考国外立法例的规定,根据代理权是为本人私法活动的补充而赋予的权限,从而当明显违反本人的利益而为代理时,是对代理权的滥用,应该加以禁止。

禁止恶意串通

所谓“恶意串通”,是指代理人与第三人相勾结,实施损害被代理人利益的行为。这种行为显然违反了代理关系的诚信性质,是一种典型的滥用代理权的行为。故《民法通则》第66条第3款规定:“代理人和第三人串通,损害被代理人的利益的,由代理人和第三人负连带责任。”

禁止明知代理事项违法的代理行为

民事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这是一切民事活动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在代理关系中,被代理人授权的内容和目的应当合法,代理人在实施代理行为的过程中也应该合法。对于被代理人授权行为的内容或目的具有违法性,能够事先及时发现的,代理人应当拒绝接受。

对于被代理人以合法的授权形式和内容,掩盖其非法目的,而代理人又不可能事先知道的,在受蒙蔽的情况下,实施了代理行为,给第三人造成了损害,对此,应该由被代理人承担全部责任,代理人并不负连带责任。如果在授权行为合法的情况下,代理人在实施代理活动的过程中,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进行违法活动,如被代理人知道后不表示反对的,由被代理人和代理人承担连带责任。

延伸阅读
  1. 虚假主体签合同的有效性问题
  2. 冒名签订的合同善意相对人在被冒名人追认前能不能撤销
  3. 依法治国要求树立法律权威,依法办事
  4. 被判无期徒刑是否可以上诉
  5. 合同代理人签字和盖章效力一样吗

合同类别热门知识

  1. 伪造印章被判刑所签担保合同是否有效
  2. 租房合同遗失是否有效
  3. 合同保全: 保护债权人权益的特殊措施
  4. 超越代理权的行为及其法律后果
  5. 主送单位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委托开发合同中委托人应尽哪些合同义务
  7. 协议和合同有区别吗
合同类别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国外代理合作协议范本
  2. 建设工程委托招标代理合同范本
  3. 保险代理人合同范本
  4. 代理人竞业禁止协议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