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能否构成合同诈骗罪的主体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纠纷 > 劳动合同纠纷法律知识

单位能否构成合同诈骗罪的主体

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4-11-09

 
59788
在我国的法律《刑法》中规定的大部分犯罪都是由自然人构成的,而也有一些是只能由单位构成,并且还有的是既可以由自然人构成同时也能由单位构成。那么单位能否构成合同诈骗罪的主体呢?手心律师小编为您总结了相关知识,供您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单位构成合同诈骗罪的主体

单位合同诈骗罪指的是单位以自身名义,为了单位利益,通过合同骗取他人财物的行为。单位作为合同诈骗的主体,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单位主管人员或直接责任人员明知、默许或指使单位在对外交往中进行合同诈骗行为;二是非法所得归单位所有或基本归单位所有,例如用于发放工资、奖金、集体福利或进行其他经济活动,或者用于进行其他违法犯罪活动。

单位合同诈骗罪的认定

对于单位合同诈骗罪的认定,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情况一:法人或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实施合同诈骗行为

如果法人或单位的法定代表人以法人或单位的名义实施合同诈骗行为,并且犯罪非法所得归法人或单位所有,那么属于单位合同诈骗。如果是假冒法人或单位法定代表人身份以法人或单位名义实施的合同诈骗行为,并且法定代表人或法人事后不追认,那么属于个人合同诈骗。

情况二:法人或单位组织内的自然人实施合同诈骗行为

如果法人或单位组织内的自然人在职务范围内以法人或单位名义实施合同诈骗行为,并且犯罪非法所得归法人或单位所有,那么属于法人或单位合同诈骗。如果是以法人或单位名义实施的非职务行为或非授权行为,并且法人或单位事后不追认,那么属于个人合同诈骗。

情况三:自然人经法人或单位授权实施合同诈骗行为

如果自然人经法人或单位授权在授权范围内以法人或单位名义实施合同诈骗行为,或者无代理权的自然人以法人或单位名义实施合同诈骗行为后经法人或单位追认,并且犯罪所得归法人或单位所有,那么属于法人或单位合同诈骗。如果是盗用、冒用、伪造法人或单位公文、证件、印章,或以终止后的法人或单位名义实施合同诈骗行为,那么属于个人合同诈骗。

对于法人或单位合同诈骗案件的处理,除了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外,还需要对法人或单位进行必要的刑事处罚,并让其承担行政、民事或经济责任。因为这种犯罪是以法人或单位整体意志进行的活动,非法所得也全部或基本归法人或单位所有,所以对法人或单位进行惩罚是合理的。虽然大多数合同诈骗犯罪案件都是以单位的名义实施的,但并非所有以单位名义实施的合同诈骗犯罪都以单位犯罪追究刑事责任。

延伸阅读
  1. 投资协议纠纷是否涉嫌诈骗
  2. 合同诈骗罪的既遂与未遂的认定标准
  3. 骗奶奶租房子犯法吗
  4. 8岁以下的孩子给主播打赏,平台要全额退款吗
  5. 被租房中介骗了650,该怎么办

合同纠纷热门知识

  1. 违约金的定义和性质
  2. 卖房违约的申请强制执行程序
  3. 一房多租的处理方式及法律依据
  4. 装修公司工程延期责任及赔偿
  5. 劳动合同的签订与风险提示
  6. 逾期交货违约金的计算与赔偿损失
  7. 人事代理合同到期没有续签怎么办?
合同纠纷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二手房买卖合同范本
  2. 天津市商品房买卖合同范本(官方范本)
  3. 二手房买卖合同范本(完整版)
  4. 商品房买卖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