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诈和胁迫是指什么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效力 > 可变更、撤销合同法律知识

欺诈和胁迫是指什么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0-05-25

 
56644
在现实社会中,我们了解到欺诈和胁迫属于意思表示不真实,是否存在欺诈和胁迫,只有当事人最清楚,是否真实应该由当事人自己决定,尊重他自己的意愿。那么,什么是欺诈和胁迫。以欺诈胁迫手段签订的合同可否撤销。对此,手心律师网小编在下文为您具体介绍有关问题。

一、欺诈和胁迫是指什么

欺诈,是行为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行为。

胁迫是指以给对方或亲友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为要挟,迫使对方作出违背真实意思的行为。

二、以欺诈胁迫手段签订的合同能否撤销

以欺诈迫手段签订的合同可以撤销,主要有以下理由:

1、充分体现了意思自治原则。欺诈和胁迫属于意思表示不真实,是否存在欺诈和胁迫,只有当事人最清楚,是否真实应该由当事人自己决定,尊重他自己的意愿。

2、保护了受害人的利益.可撤销合同被撤销后,产生了和无效合同相同的法律后果,受害人完全可以根据真实情况决定是否撤销合同,在某些情况下,受害人所遭受的损失微小,而对方履行合同是自己所期待的,因而愿意让合同继续履行,来保护自己的即得利益。

3、维护了善意第三人的利益。以欺诈、胁迫手段签订的合同作为可撤销合同,这种合同的撤销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也就是如果一方将其因欺诈、胁迫手段所取得的财产转让给第三人,第三人系善意取得,那么受欺诈、胁迫人不得以合同搬用来对抗善意第三人。

4、有利于鼓励交易,将以欺诈胁迫手段签订的合同作为可撤销的合同,意味着受害人根据自身利益既可以申请撤销,也可以维护合同的效力.有一部分合同继续有效,继续履行,就会增加交易,增加社会财富。

三、胁迫与欺诈的区别有哪些

胁迫与欺诈均为故意的行为,但二者有存在区别:

1、受胁迫者是出于恐惧而被迫订立合同;而受欺诈者表面上是自愿订立合同。

2、受胁迫的内容不可能构成合同的条款;而受欺诈的内容则相反。

3、胁迫只能是积极的行为;而欺诈既可以是积极的行为,也可以是消极的行为。

4、胁迫可以是合同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的行为;而欺诈则是合同当事人的行为。

延伸阅读
  1. 商品房贷款担保费怎么退
  2. 撤销权的效力除斥期间
  3. 房屋买卖协议的法律效力
  4. 买房公证的法律效力
  5. 股权转让纠纷中阴阳合同的认定

合同效力热门知识

  1. 合同无效如何返还财产
  2. 合同无效是否需要提起撤销
  3. 合同效力待定的情形
  4. 房地产买卖合同的生效时间
  5. 如何证明私自修改合同
  6. 应采用书面合同而未采用有什么法律后果
  7. 合同方不承认签约人已授权的处理方式
合同效力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个人购销合同书范本
  2. 钢材购销合同范本
  3. 简单购销合同范本
  4. 茶叶购销合同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