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4-04-06
如果劳动合同未签订,辞职时老板拒绝支付工资,首先可以尝试与老板进行协商解决。双方可以就工资支付问题进行沟通,寻求共同的解决方案。
如果与老板协商无果,可以向当地劳动局内设机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或向劳动监察机构进行投诉。劳动仲裁委员会或劳动监察机构将调查并处理此案,并责令用人单位改正。
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诉讼过程中,法院将审理此案,并根据法律规定作出判决。
申请劳动仲裁时,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申请人应按照规定如实填写《仲裁申请书》,并提交三份申请书,其中两份由申请人或其委托代理人提交给仲裁委员会,一份由申请人保留。
如果申请人是劳动者,需要提交本人身份证明的原件及复印件;如果申请人是用人单位,需要提交本单位营业执照副本及复印件、本单位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委托代理人身份证明、授权委托书等。
需要提供能够证明与被申请人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的相关材料,如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合同通知书、工资单、社会保险缴费证明等材料及其复印件。
根据立案审查的需要,仲裁委员会可能要求申请人提交能够证明被诉人身份的相关材料。如果被申请人是用人单位,需要提交其工商注册登记相关情况的证明;如果被申请人是劳动者,需要提交其本人户口所在地、现居住地地址、联系电话等。
根据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对劳动者进行经济补偿时,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进行计算。
每满一年工作,向劳动者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作为经济补偿。对于工作时间超过六个月但不满一年的情况,按一年计算;对于工作时间不满六个月的情况,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如果劳动者的月工资高于所在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三倍,那么经济补偿的标准将按照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三倍支付,但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月工资的计算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