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头承诺的法律效力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订立 > 承诺法律知识

口头承诺的法律效力

点击数:23 更新时间:2025-05-28

 
400283
如果双方当事人要订立合同的话,是需要经过要约与承诺的。如果受要约人同意订立合同的话,是需要作出相应的承诺的。承诺可以口头的方式作出,也可以书面作出,那么,口头承诺也是一种合同吗?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详细为您介绍具体内容。

口头承诺的定义和形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规定,口头承诺是指在订立合同之前,公民、法人通过口头形式对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义务进行合法行为的单方意思表示。根据法律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其他形式。如果法律规定了特定的形式,就必须按照规定的形式进行。

口头承诺的法律效力

根据上述法律规定,口头承诺具有法律效力,其效力从承诺开始,即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生效。承诺方必须遵守其承诺,除非依照法律规定或对方当事人同意,不得随意变更或解除承诺。

诚实信用原则的重要性

口头承诺具有法律效力的规定符合民事法律行为应当遵守诚实信用原则的司法精神。法律的根源来自于一个国家的社会道德,而我国自古以来就强调“人无信而不立”。这也体现了社会道德和法律对于信守承诺的重视。

口头承诺的证明难题

然而,客观事实与能够证明的客观事实未必一致。如果接受承诺的一方不能证明口头承诺的客观存在,那么在维权方面可能会面临巨大的障碍。因此,在实践和法律方面,我们通常建议将相关承诺落实在书面上。

口头承诺的法律约束力

根据民事法律行为的规定,包括口头承诺,只要在行为实施时不存在欺诈、胁迫、重大误解、显失公平、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等无效或可撤销、可变更的情形,该民事法律行为依法成立,并自成立之日起具有法律约束力。
延伸阅读
  1. 口头承诺的法律效力问题
  2. 承诺的条件
  3. 微信承诺的法律效力
  4. 口头承诺与合同不一致能否解除合同
  5. 供货商不履行承诺没有合同怎么办

合同订立热门知识

  1. 要约生效的条件
  2. 保密协议
  3. 买卖合同质量纠纷的法律规定和标准
  4. 行政机关未履行监督职责是否应受处分
  5. 保密协议
  6. 案例回顾:
  7. 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的区别
合同订立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