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4-06-27
口头约定是否能够成为合同,以及口头合同是否构成合同诈骗罪,是一个需要进行详细分析的问题。
合同形式是指合同当事人达成合意的表现形式,也是合同内容的载体和外部表现形式。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进行订立。刑法对于合同诈骗罪并没有对合同形式进行明确说明或限定。因此,对于合同诈骗罪中的合同形式的界定,应该以相关合同制度的立法为基础。在合同法实施以后,合同诈骗罪的合同不再仅限于书面合同,还可以包括口头合同或其他形式的合同。
合同诈骗罪是从普通诈骗罪中分解出来的一种新罪名,两者之间存在一般和特殊的关系。根据刑法的规定,如果有其他法律对于构成合同诈骗罪有特别规定的,就应当依照这些特别规定处理。区分这两种罪的关键是根据合同诈骗罪侵犯的客体,并结合立法目的进行评判。合同诈骗罪规定于刑法第三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的第八节“扰乱市场秩序罪”中,其客体不仅侵犯他人财产所有权,还侵犯国家合同管理制度,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因此,合同诈骗罪的合同必须能够体现一定的市场秩序。与市场秩序无关的各种“合同”、“协议”,例如婚姻、监护、收养等涉及身份关系的协议,赠予合同、劳务合同等都不属于合同诈骗罪中“合同”的范围。因此,虽然现行合同法旨在维护正常市场秩序,基本涵盖了绝大部分民商事合同,并对各种民商事合同行为进行了规范调整,但并不能认为凡是行为人利用合同法规定的合同进行诈骗,就构成合同诈骗罪。而应该结合具体情况,考察行为是否符合“扰乱市场秩序”的特征,才能确定是否构成合同诈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