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转让合同的效力是怎样的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土地流转 > 土地转让法律知识

土地转让合同的效力是怎样的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19-08-09

 
5308
在现实社会中,我们发现如今很多农村居民在外打工,随之承包的土地就会荒起。此时为了能够充分的利益土地,外出打工的居民都会选择将自己的那块土地转让给他人。为了双方的利益,最好的办法就是签订一份土地转让合同。对此,手心律师网小编在下文为您具体介绍有关土地转让合同效力是如何的呢?

土地转让合同的效力是怎样的

转让方未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书的,转让合同的效力问题。

根据有关规定,土地使用证是用地者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唯一合法凭证。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书的一般程序为,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受让人按出让合同约定缴纳土地出让金和有关税费,然后申领国有土地使用证。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只需持有政府划拨土地的批文,即可办理国有土地使用证。

《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下列房地产,不得转让:…(六)未依法登记领取权属证书的;…”可见,无论是以出让还是划拨方式取得土地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方,在未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书之前,与他人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违反了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应属于无效合同。

根据物权公示原则,土地使用权在法定登记机关的登记簿上记载的行为,即是一种登记行为。登记作为一种公示行为,一经完成,用地者即取得了合法的土地使用权。土地使用证只是政府部门颁发一份权利凭证,用地者是否实际取得和持有,应不影响其经依法登记而取得的权利。故法律规定必须取得土地使用证书方可转让,与有关物权公示理论不相符合。实践中,由于行政机关的办事程序等原因,用地者迟延取得土地使用证的情况并不少见,如此规定对转让方也不公平。建议将土地使用权登记作为取得土地使用权的标志和进行转让的前提条件,淡化权属证书在实际操作中的作用。《解释(征求意见稿)》回避土地使用权登记的法律作用,可能与我国不动产登记制度不完善有关,但照此意见执行,既可能与将来的物权法规定相冲突,也对确立和规范我国不动产登记制度产生消极影响。同时,将持有“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文件”作为取得土地使用权的依据,明显属于一种扩大解释,该解释意见既缺乏法律上的依据,也容易造成实际执行中的混乱。

延伸阅读
  1. 公证处收费标准
  2. 贷款买房:开发商的合同义务
  3. 房产过户需要些什么材料呢
  4. 房产转让
  5. 政府出让给企业的土地可以变卖吗

土地流转热门知识

  1. 案情
  2. 李某与聂某互换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分析
  3. 光伏发电项目合作意向协议
  4. 合作协议
  5. 双方写的换地合同是否有效?
  6. 农村耕地互换的合法性
  7. 农村集体土地转包转让合同中的违法问题及解决方法
土地流转知识导航

征地拆迁解决方案

  1. 宅基地可以继承吗
  2. 房屋抵押后,土地随房屋一起抵押
  3. 拆迁过程中致伤亡处理指南
  4. 房屋拆迁补偿方式
  5. 房屋承租人能否获得补偿安置
  6. 土地承包期的最长年限
  7. 房屋拆迁补偿标准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