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法>解释(三)的三大缺陷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婚姻法规 > 婚姻法解读法律知识

<婚姻法>解释(三)的三大缺陷

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4-04-25

 
52301

婚姻法解释中的缺陷分析

一、解释内容错误

解释内容错误指的是解释条文规定的内容是错误的或不适当的情况。在婚姻法解释(三)中,存在两个明显的解释内容错误:

(一) 解释第1条第2款规定的错误

解释(三)第1条第2款规定,婚姻登记瑕疵纠纷通过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解决。然而,这一规定不符合婚姻诉讼的特点和现行法制状况。行政复议法在婚姻法修订之前颁布,修订后的婚姻法已经排除了通过行政手段撤销婚姻的可能。由于行政复议的功能也不适用于确认婚姻关系效力的纠纷,因此行政复议法不能适用于涉及确认婚姻关系的婚姻登记纠纷。此外,婚姻登记是民事登记,婚姻登记瑕疵纠纷是民事纠纷,应当通过民事诉讼解决。因此,解释的规定在立法形式上只是一种应付性交代,实际上并不管用。

(二) “变更监护关系后”才能代为起诉离婚的规定不当

解释(三)第8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配偶有虐待、遗弃等严重损害无民事行为能力一方的人身权利或财产权益行为,其他有监护资格的人可以依照特别程序要求变更监护关系。变更后的监护人代理无民事行为能力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然而,这一规定不仅多此一举,而且明显不当。无行为能力人的其他法定代理人可以代理离婚诉讼,根本不需要变更监护权。此外,离婚诉讼不一定判决离婚,所以把离婚作为变更监护关系的条件是不妥的。

二、解释内容正确,但理论基础错误

解释内容正确,但理论基础错误指的是解释条文本身内容没有问题,但其理论根据是错误的情况。在婚姻法解释(三)中,可以发现以下三个方面的理论基础错误:

(一) 以财产诉讼证据规则作为亲子诉讼推定规则的根据不当

解释第2条规定了亲子关系诉讼的推定规则,但其法理基础与高法不尽相同。高法在解释亲子关系诉讼推定规则时,将财产诉讼证据规则作为亲子诉讼推定规则的根据,这是错误的。亲子关系推定应当以客观真实性为原则,而不是简单根据证据规则推定出来的结论。

(二) 把“离婚”作为财产协议生效的“附条件”不妥

解释第14条规定,以登记离婚或协议离婚为条件的财产分割协议,如果双方协议离婚未成,一方在离婚诉讼中反悔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财产分割协议没有生效。然而,把离婚作为财产协议生效的“附条件”是不妥的。离婚与离婚财产分割是一个整体行为中的两种不同内容,离婚不能成为财产协议生效的“附条件”。此外,把离婚作为财产协议的附条件,容易助长人们人为制造离婚条件或理由,破坏婚姻稳定。

(三) 分割婚内财产的理论基础是非常夫妻财产制而不是物权法第99条

解释第4条规定了婚内可以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然而,解释将物权法第99条作为解释第4条的依据,这是不当的。解释第4条的真正根据应当是“非常夫妻财产制”,而不是一般共有财产分割之法理。

三、解释立场错误

解释立场错误指的是没有站在亲属法或身份法的立场,而是站在财产法的立场解释夫妻财产或身份财产,或者纯财产法理论左右身份财产,忽视身份财产的特点,使一般财产制度与身份财产制度缺乏有机结合或衔接。在婚姻法解释(三)中,存在这种解释立场错误的情况。

法定夫妻财产共有制与纯财产法的冲突

我国现行婚姻法规定的“法定夫妻财产共有制”是以共有为原则,个人(约定)为例外。然而,一些解释中的规定却与这一原则相悖,对纯财产法的特点过于突出,导致与身份财产的本质不符。例如,解释第7条规定婚后父母出资购买的房屋,在没有约定的情况下,分别为各子女的个人财产,或者根据出资比例按份共有。这一规定明显将共有作为例外。

婚后房屋产权认定的问题

解释第10条以房屋购买合同作为认定房屋产权的根据,完全套用了物权法的“公式化物权主义”或“形式物权主义”。然而,这种观点忽视了物权或财产形成的本质属性,以及身份财产的特点。解释将婚后共同投资的房屋都认定为婚前个人财产,造成了事实上的不公。

解释存在的问题

首先,解释在处理婚后共同支付房款的问题上,采取了形式物权主义理论,将其推定为债权关系。然而,这不符合当事人支付房款的真实意思和实际情况。婚后夫妻共同支付房款的本意是共同对婚前不完整产权的“续购”,而不是借贷关系。

其次,解释在身份财产中过于套用物权理论,未能考虑到特殊情况下的灵活安排。对于婚前取得的形式上的物权或有限物权,婚后继续投资应当被视为对婚前产权的共同继续购买,而不是债权行为。解释的规定在此方面存在缺陷。

重视身份法研究的重要性

由于长期以来重财产轻身分的倾向,我国在法学理论和司法实践中都重视一般财产法的研究,而忽视了身份关系和身份财产的研究。因此,在制定和适用法律时,往往直接套用纯财产法原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应当重新重视身份法的地位和独特品质,真正做到身份法与财产法并重。

延伸阅读
  1. 浅析婚姻法司法解释三
  2. 如何分割在他人宅基地上建的房屋离婚时
  3. 父母参与出资买的房,是否就属于子女的个人财产
  4. 如何认定夫妻感情破裂
  5. 《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十条规定的彩礼返还条件

婚姻法规热门知识

  1. 婚内出轨生子抚养归属的确定
  2. 婚前隐瞒精神病,法院是否会判离婚
  3. 赡养扶助问题的常见处理方式
  4. 离婚调解会写具体的探视时间吗
  5. 无共有财产离婚的法律程序和要求
  6. 新《婚姻法》引发了一系列新案例
  7. 女人婚后隐瞒婚前性史是否构成骗婚行为
婚姻法规知识导航

婚姻家庭解决方案

  1.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2. 军人无重大过错时的离婚
  3. 父母共同出资,产权登记一方子女名下的房产分割
  4. 离婚时如何分割有限责任公司的出资财产
  5. 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赔偿,离婚时如何分割
  6. 离婚时如何分割一方以个人财产投资取得的收益
  7. 协议离婚后,对财产分割有异议的可以起诉

婚姻家庭合同下载

  1. 销售人员保密协议范本
  2. 股份赠与协议范本
  3.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
  4. 湖南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