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7-15
根据法律规定,当消费者在购买和使用商品时受到损害时,他们有权要求销售者进行赔偿。销售者在赔偿后,如果责任属于生产者或其他销售者,他们有权向生产者或其他销售者追偿。如果消费者或其他受害人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或财产损害,他们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如果责任属于生产者,销售者在赔偿后有权向生产者追偿。如果责任属于销售者,生产者在赔偿后有权向销售者追偿。同样地,当消费者在接受服务时,他们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他们可以向服务者要求赔偿。
虚构原价是网络商家进行价格欺诈的主要方式,占涉及价格欺诈的网络购物合同纠纷案件的90%以上。
在网络购物中,存在两种虚构商品优惠幅度的形式。一种是经营者虚构原价,即标高原价,然后声称现销售价格为原价的折扣。实际上,按照现售价计算出来的原价要高于商品的实际原价。另一种是成交价格并不按照声称的优惠幅度计算得出。例如,某商品在销售页面上声称“价格:196元买一送一5折包邮”,但实际成交价格却为99元,没有达到所声明的优惠幅度。
限时抢购、限量团购等促销方式是网络购物平台常见的促销方式。商家以低价吸引消费者下单,但在结算时却以高于标示价格的价格进行结算。这种情况多出现在前述促销方式中。
经营者通常以“限时”、“限量”为由,要求消费者在指定时间内下单并完成支付。由于消费者从决定购买到支付货款的时间较短,且基于网络支付的便捷性,消费者容易忽略结算价格与标示价格之间的差距,从而做出与真实意思表示不一致的购买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