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5-11
被执行人在执行过程中有权提起执行异议,与案外人执行异议的权利相同。
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时,可以向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人民法院应在收到书面异议后的十五日内进行审查,如果理由成立,裁定撤销或改正执行行为;如果理由不成立,裁定驳回异议。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对裁定不服,可以在裁定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
人民法院在收到申请执行书后超过六个月仍未执行的情况下,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上一级人民法院经审查后,可以责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内执行,也可以决定由本院执行或指示其他人民法院执行。
人民法院在接到案外人的执行异议后,应在3日内指定执行员对异议进行审查。如果案外人对法律文书指定交付的特定标的物提出执行异议或其他异议标的数额较大,应组成合议庭进行审查。
对于案外人提供的证据有疑问的情况,可以召集有关单位或个人包括当事人进行辩认和质证。对辩认和质证的情况应制作笔录,并由参加人签名或盖章。如果案外人因客观情况不能直接举证,执行员应根据案外人提供的证据线索进行调查,也可以根据案件需要自行调查举证。
主审人或合议庭应在接到异议后的七日内完成审查,并将审查情况和审查结果写成书面报告,附上驳回执行异议或中止执行的裁定书草本报送院长审批。如果情况复杂,证据难以认定,需要延长审查期限,应向院长申请审批。院长收到审查报告后,如果认为事实清楚,应在前日内签发驳回执行异议或中止执行的裁定书。
如果案外人对执行上级法院生效的法律文书指定交付标的物提出的异议成立,需要裁定中止执行,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如果属于本院一审判决或上级法院维持的,根据本院院长批准处理;如果属于上级法院改判或指令、交办执行的,应将会议庭意见写成书面报告,附上提请准予裁定中止执行的意见表,报送上级法院审批。上级法院应在收到报告后的15日内决定是否准予裁定中止执行,并将意见表送回执行法院。执行法院收到上级法院准予裁定中止执行的意见后,应立即以本院名义制作裁定书送达当事人、异议人及有关协助执行的单位和个人。
对于事实清楚的简单执行异议,人民法院可以采用口头裁定,由书记员记入笔录。对于案外人对其他机关制作的法律文书提出的异议,执行员应按法定程序报告院长裁定中止执行,然后将执行异议交由法律文书发布机关审查。
如果异议成立需要由执行法院再审的,院长在决定中止执行的一个月内,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提交审委会讨论决定。如果需要由上级法院再审的,经审委会讨论后,将需要再审的意见报送上级法院处理。上级人民法院应在收到执行提请再审意见书后的一个月内,将处理结果复函执行法院。
如果异议人不接受执行法院驳回异议的裁定,可以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暂缓执行。执行法院应在收到复议申请书的5日内,连同执行卷宗一起送至上级法院。上级法院应在收到复议申请书的一个月内作出维持或撤销执行法院裁定的裁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