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7-23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当发生侵权行为引起的纠纷时,双方可以在协商解决纠纷时,在协议中约定管辖权。然而,约定的管辖权仅限于侵权行为发生地或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八条的规定,侵权行为引起的诉讼应由侵权行为地或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25条的规定,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在书面合同中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来管辖纠纷。然而,这种约定不得违反法律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
在约定管辖法院时,合同双方需要注意以下六个问题:
第一,约定管辖仅适用于一审民事案件,不包括二审和再审审查案件。
第二,约定管辖只适用于合同纠纷,其他纠纷无法约定管辖法院。
第三,约定管辖的范围受限于法律规定的五个地点,即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
第四,约定管辖必须明确,不得选择两个以上的人民法院。同时,合同双方只能选择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进行纠纷解决,不能同时约定提起诉讼的法院和申请仲裁的机构。
第五,约定管辖必须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协议无效。
第六,约定管辖不得违反民事诉讼法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例如,本应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双方协议约定由基层法院管辖,则约定无效。另外,本应由不动产所在地法院管辖的案件,双方不能约定由不动产所在地之外的法院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