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20
(一)客体要件
拒不救援友邻部队罪的客体是战场上的友邻关系。我军在战场上是一个高度集中统一的武装集团,各部队应该在上级的统一指挥下,密切协同,互相支援,共同完成作战任务。拒不救援友邻部队的行为不顾大局,破坏了我军在战场上的友邻关系,将对作战造成严重危害。
(二)客观要件
拒不救援友邻部队罪的客观要件表现为行为人在战场上明知友邻部队处境危急请求救援,能救援而不救援,致使友邻部队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拒不救援友邻部队的行为只能发生在战场上,即敌我双方进行作战活动的区域。友邻部队是指由于驻地、配置地域或者执行任务而相邻的没有隶属关系的部队及其分队。请求救援是处境危急的部队为寻求外界援助而发出的各种信息。行为人在战场上一旦收到友邻部队的求援信息,如果能够救援,就产生了救援的义务。能救援而不救援是本罪的主要特征,其含义是指根据当时自己部队及其分队所处的环境、作战能力及所担负的任务,完全有条件救援,却没有救援。致使友邻部队遭受重大损失是构成本罪的必要条件。
(三)主体要件
拒不救援友邻部队罪的主体是指挥人员,即对作战负有决策职责的领导成员。
(四)主观要件
拒不救援友邻部队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友邻部队处境危急请求救援能救援而不予救援。其动机可以是贪生怕死、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对上级不满、以违抗命令发泄私愤,或者基于狭隘的杀敌复仇心理等。
根据刑法第四百二十九条规定,对于拒不救援友邻部队罪的指挥人员,可以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