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17
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行政复议实践,行政复议第三人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在治安、食品卫生、药品管理等行政处罚复议案件中,如果受处罚人不服行政处罚而申请复议,受害人可以作为第三人参加复议。另外,如果受害人不服行政机关处理决定而申请复议,被处罚人也可以作为第三人参加复议。
在同一个行政处罚决定中处罚了两个以上的违法行为人,其中一人或几人申请复议,另一部分人没有申请复议,那么这部分没有申请复议的人,可以以第三人身份参加复议。
在不服行政裁决、行政确权的复议案件中,被裁决、被确权的民事纠纷的一方当事人是复议申请方,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作为第三人参加复议。
当行政机关因越权处罚被申请复议时,被越权的行政机关可以作为第三人参加复议。因为行政机关超越其权限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与被越权的行政机关有利害关系,所以在该行为被提起复议时,被越权的行政机关具有以第三人身份参加复议的资格。
如果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政机关基于同一事实,针对相同的行政相对人作出互相矛盾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相对人对其中的一个具体行政行为申请复议,作出另一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可作为第三人参加复议。因为该案的复议结果将会影响到另一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的效力。
除以上情况外,还可以存在其他行政复议第三人。
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不能再申请行政复议,可以在复议决定限定的期限内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四条规定,诉讼期间,不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但是在以下情形下,可以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一)被告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二)原告申请停止执行,人民法院认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并且停止执行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裁定停止执行的;(三)法律、法规规定停止执行的。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二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