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11
根据《海关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违反海关法及相关法律、行政法规,逃避海关监管,偷逃应纳税款、逃避国家有关进出境的禁止性或者限制性管理的行为被视为走私行为。具体来说,以下情形被认定为走私行为:
如果在报关过程中,将国家禁止或者限制进出境的货物、物品或者应缴纳税款的货物、物品正常申报,不属于走私行为。
如果未经海关许可并且未缴纳应纳税款、交验有关许可证件,擅自将保税货物、特定减免税货物以及其他海关监管货物、物品、进境的境外运输工具在境内销售,才会构成走私行为。
除了以上列举的情形外,还有其他逃避海关监管的行为,如果满足走私行为的构成要件,也会被认定为走私行为。
如果以上行为尚不构成犯罪,海关可以没收走私货物、物品及违法所得,并可以并处罚款。对于专门或者多次用于掩护走私的货物、物品,专门或者多次用于走私的运输工具,以及藏匿走私货物、物品的特制设备,海关可以予以没收或责令拆毁。如果以上行为构成犯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海关法》第八十三条的规定,以下行为将被视为走私行为,并依照《海关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处罚:
对于直接向走私人非法收购走私进口的货物、物品的行为,将被视为走私行为。
对于在内海、领海、界河、界湖,船舶及所载人员运输、收购、贩卖国家禁止或者限制进出境的货物、物品,或者运输、收购、贩卖应当缴纳税款的货物,没有合法证明的行为,将被视为走私行为。
根据具体情况,走私行为的处罚如下:
如果走私货物、物品无法没收,将追缴走私货物、物品的等值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