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9-09
财产保全措施并非永久有效,一般情况下,保全措施的期限是从判决生效之日起到向法院申请执行之日止。不同类型的财产保全措施具有不同的期限,在采取保全措施后,保全期限将自动开始计算。如果在期限届满时未采取续封或续冻措施,保全措施将自动失效。因此,在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必须继续关注保全措施的到期时间。如果需要继续保全措施,建议在期限届满前三十日向法院提出续行申请,以便法院及时安排续行保全。
根据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可以进行财产保全的对象主要是被告所拥有、占有和享有的实物财产和财产权益。具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2015年2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以下简称“新民诉法解释”)正式施行,该解释是迄今为止最高法院发布的条文最长、内容最丰富的司法解释。其中第487条进一步明确和规范了人民法院的冻结、查封和扣押的相关问题,具体内容如下:
如果申请执行人申请延长期限,人民法院应在查封、扣押、冻结期限届满前办理续行手续,续行期限不得超过前款规定的期限。此外,人民法院也可以依职权办理续行查封、扣押、冻结手续。
根据第一款规定可知,冻结存款(账户)的最长期限为一年,查扣动产的最长期限为两年,查冻其他财产(如房地产、股权等)的最长期限为三年,这些期限都得到了大幅延长。
根据第二款规定可知,续封、续扣、续冻的期限没有“续行期限不得超过前款规定期限的二分之一”的限制,也就是说,续封、续冻、续扣的期限可以与首次查封、冻结、扣押的期限相同。
根据第三款规定可知,查封、冻结、扣押的续行不仅仅以当事人申请为前提,而且赋予了人民法院依职权办理续行查封、扣押、冻结手续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