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0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行政处罚后符合刑事立案标准的情况有很多种。例如,醉酒驾驶机动车,吊销驾驶证后,还要移送到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七条的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违法受到行政处罚,如果其违法行为对他人造成损害,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如果违法行为构成犯罪,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得以行政处罚代替刑事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八条的规定,如果违法行为构成犯罪,人民法院判处拘役或者有期徒刑时,行政机关已经给予当事人行政拘留的,应当依法折抵相应刑期。如果违法行为构成犯罪,人民法院判处罚金时,行政机关已经给予当事人罚款的,应当折抵相应罚金。
根据法律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如果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如果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如果控告人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如果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或者被害人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请。人民检察院应当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的理由。如果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应当通知公安机关立案,公安机关接到通知后应当立案。
如果伤情经鉴定为轻伤,已经达到故意伤害的立案标准,如果公安机关不予立案,可以向上一级公安机关申请复议,也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予立案的理由。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的规定,自诉案件包括以下情况:告诉才处理的案件,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
如果经复议或检察院通知公安机关立案后,公安机关仍然不立案,可以向上一级公安机关申请复议,或者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请,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予立案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