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以登记方式实施的查封的法律程序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诉与仲裁指南 > 民事诉讼参加人法律知识

解除以登记方式实施的查封的法律程序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05

 
397739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动产的所有权一般是以登记为准的,而人民法院查封不动产时,一般会通知登记机关协助执行查封的,那么解除以登记方式实施的查封应该如何处理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根据我国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人民法院在解除以登记方式实施的查封时,应当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一、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

人民法院应当向登记机关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要求登记机关解除相应的查封措施。

二、适用法律规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第三十一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应当解除以下情形下的查封、扣押、冻结措施:

  1. 查封、扣押、冻结案外人财产的;
  2. 申请执行人撤回执行申请或者放弃债权的;
  3. 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流拍或者变卖不成,申请执行人和其他执行债权人又不同意接受抵债的;
  4. 债务已经清偿的;
  5. 被执行人提供担保且申请执行人同意解除查封、扣押、冻结的;
  6. 人民法院认为应当解除查封、扣押、冻结的其他情形。

三、解除查封的方式

解除以登记方式实施的查封时,人民法院应当向登记机关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要求登记机关解除相应的查封措施。

扣押与查封的区别

扣押和查封是行政机关在执行职责时采取的两种不同措施,其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封存物品的地点不同

查封是将涉案物品封闭起来,保持物品原有的状态,并在物品上贴上封条,以防止转移、隐匿或毁损丢失。扣押则是将涉案物品转移到其他地方封存,不一定带回执法部门,可以由执法部门选择合适的地方存放,但执法部门对扣押物品负有责任。

2. 使用的前提条件不同

查封一般适用于对违法事实认定不明确的情况,例如根据举报对某种产品进行检查,产品的真伪当场无法确定时,最好使用查封与登记保存,待情况落实后进一步处理。扣押则适用于对违法事实认定明确的情况,例如生产厂家的技术人员一起陪同执法,当场鉴定了产品为假冒产品,此时必须使用扣押措施,将涉案物品转移到其他地方存放,以防止涉案物品的丢失。

3. 处理封存物品的方法不同

查封和扣押都是强制性措施,当事人未经执法部门同意不得擅自销毁、转移、隐匿或销售涉案物品。在查封时,执法部门和当事人都不得对物品的封存状态进行改变;而在扣押时,执法部门可以对涉案物品进行进一步调查和了解。

4. 特殊情况下的使用

对于大型生产设备,一般使用查封措施,一是设备不方便拆卸,二是为了保持生产的状态,有利于检查。对于有特殊存放要求的涉案物品,如果扣押到其他地方不利于物品的存放,应当使用查封措施。

延伸阅读
  1. 按揭房财产保全的法律解读
  2.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定义和法律规定
  3. 律师会见在押犯人的时间和次数
  4. 房屋拍卖的法律程序
  5. 导读

民诉与仲裁指南热门知识

  1. 如何保住房产?财产保全指南
  2. 一、法院申请人保全房产最长多长时间
  3. 原告请证人可以给钱吗
  4. 离婚案件中的回避制度
  5. 房屋保全解封时间的法律规定
  6. 被告反诉原告的胜败因素
  7. 遗产分割前债权人如何主张债务
民诉与仲裁指南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专利申请强制许可的程序
  3. 刑事诉讼的二审程序
  4. 刑事诉讼的法庭审判程序
  5. 环境污染侵权纠纷的解决途径
  6. 申请劳动能力的鉴定程序有哪些
  7. 劳动纠纷诉讼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互联网建设合同范本
  2. 网络游戏联合运营协议范本
  3. 网络程序员聘用合同范本
  4. 外资企业增资扩股协议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