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11
行政管理相对人在面对行政争议时,享有自由选择制度,即可以选择申请行政复议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例如,根据矿山安全法第四十五条的规定:“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可以在接到处罚决定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当事人也可以在接到处罚决定书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行政管理相对人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选择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的方式解决争议。然而,一旦选择了向行政复议机关申请复议,行政复议机关已经依法受理的情况下,在法定行政复议期限内将无法再申请行政诉讼。
根据法律和法规的规定,行政管理相对人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时,必须先向行政复议机关申请复议,不得绕过行政复议程序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只有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情况下,才能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例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八十八条的规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纳税担保人在与税务机关发生纳税争议时,必须先依照税务机关的纳税决定缴纳或解缴税款及滞纳金,或提供相应的担保,然后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在这种情况下,行政复议程序成为提起行政诉讼的必要步骤。在复议前置制度下,行政管理相对人必须先向行政复议机关申请复议,只有在以下三种情况下,申请人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