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7-09
在立法中并没有对于“滥用行政权力”进行一般性的界定。学者对于滥用行政权力的理解存在较大的差异。有人认为滥用行政权力是指既没有超越法定权限,也没有违反法定程序,但动机与目的违法的行为。也有人认为滥用行政权力是指行政机关的行为既不受实体法也不受程序法的约束,即行政主体“在法定的权限范围内,随意行使拥有的行政职权造成危害后果的行政行为”。还有学者认为越权行使职权也是一种滥用行政权力的行为,滥用行政权力是指“政府及其所属部门违反法律规定或者超越授予的权限和职责行使行政权力”。
不同对于滥用权力的理解将会影响对于行政垄断行为的认定。滥用行政权力可以指无权行使、超越权限行使和不恰当行使行政权力,或者仅指有法律依据但损害了竞争和公共利益的行政权力的不当使用。
第一种意义上的“滥用”包括无法律依据行政和越权行政两种违法行政以及不当行政。第二种意义上的滥用仅指不当行政,不包括无权和越权行使行政权力,主要表现为自由裁量权的行使上违背法定目的,随意裁量,处理明显违背常理。
不当行政是一个复杂和困难的认定问题,我国行政诉讼法一般也不审查行政行为的合理性,反垄断法也不适合审查行政行为的合理性,行政权力行使的合理性问题还是适合通过行政复议和其他“软”监督(司法建议、社会监督、民主监督等)来实现比较合适,真正民主的内部监督机制要比民主的外部监督制约机制更容易实现对行为的约束和纠正,受到的阻力和抵触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