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主体资格的定义和分类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法律法规 > 刑法法则法律知识

刑事主体资格的定义和分类

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9-07

 
410978

1. 身份的特征

特殊主体是指以特殊身份为必要的行为主体。

(1) 特殊身份是在实施犯罪之时就已经形成的,而非在犯罪活动或者犯罪组织中形成的特殊地位。例如,首要分子。

(2) 特殊身份是行为人在人身方面的特殊资格、地位或状态,并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因此,特定犯罪目的与动机等心理状态,不宜归入特殊身份。

(3) 特殊身份总是与一定的犯罪行为密切联系的,与犯罪行为没有联系的资格等情况,不是特殊身份。例如,在叛逃罪中,国籍以及是否为国家工作人员与犯罪行为有密切联系,属于特殊身份,但在故意杀人罪中,国籍以及是否为国家工作人员与犯罪行为没有密切联系,因而不是特殊身份。

(4) 特殊身份既可能是终身具有的身份,也可能是一定时期或临时具有的身份,这取决于身份的类型与刑法的规定。例如,国家工作人员是临时的身份,但男性则是终身的身份。

(5) 特殊身份既可能是由于出生等事实关系所形成的身份,如男女、亲属关系;也可能是由于法律规定所形成的身份,如证人、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还可能是同时由于事实关系与法律规定所形成的身份,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的人,一方面有基于亲属关系所形成的自然身份,另一方面也有基于法律规定的法定身份。

2. 身份的类别

(1) 以特定职务为内容的特殊身份,例如国家工作人员。

(2) 以特定职业为内容的特殊身份,例如航空人员、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工作人员。

(3) 以特定法律义务为内容的特殊身份,例如纳税人、扣缴义务人。

(4) 以特定法律地位为内容的特殊身份,例如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

(5) 以拥有特定物品为内容的特殊身份,例如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配置枪支的人员。

(6) 以患有特定疾病为内容的特殊身份,例如严重性病患者。

(7) 以居住地和特定组织成员为内容的特殊身份,例如境外的黑社会组织的人员(刑法294条)。

(8) 以不具有特定资格为内容的特殊身份,例如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

3. 身份犯的种类

(1) 真正身份犯:以特殊身份作为犯罪客观构成要件要素的犯罪,不具有特殊身份就不成立犯罪,例如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司法工作人员。身份只是针对犯罪的实行犯而言,至于教唆犯与帮助犯,则不受特殊身份的限制。

(2) 不真正身份犯:特定身份不影响定罪,但影响量刑。

刑事诉讼中的诉讼主体资格

刑事诉讼的国家机关包括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在刑事诉讼中,诉讼主体是侦查机关、检察机关、人民法院以及自诉人、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

行政诉讼的主体是人民法院、国家行政机关以及个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在民事诉讼中,诉讼主体是人民法院、原告、被告和第三人。

延伸阅读
  1. 承揽合同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2. 刑事申诉的程序与条件
  3.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变更登记程序及所需文件
  4. 证据一:承包方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5. 车祸一年不起诉过了诉讼期限吗

刑法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贩卖毒品罪的判处标准及量刑规定
  2. 徇私枉法罪的身份犯性质
  3. 重大刑事责任的判决
  4. 打人是否构成故意伤害罪
  5. 最高法院和最高检发布办理非法利用信息网络司法解释
  6. 公路破坏行为的法律认定及刑罚
  7. 经济犯罪的刑期判定
刑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