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欠款产生原因分析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工程建筑 > 建筑工程纠纷 > 工程款纠纷法律知识

工程欠款产生原因分析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7-29

 
408333
拖欠工程款是指在建设工程中,发包方不按合同或结算报告支付工程款,导致拖欠承包方工程,而承包方又拖欠分包商等一系债务。那么工程发生欠款有哪些原因呢?接下来,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

一. 承、发包双方信息不对称

根据《建筑法》第8条规定,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的条件之一是建设资金已经落实。然而,在实际交易中,发包人对资金来源、后期履约能力、诚信历史和欠款情况等真实情况心知肚明,处于优势地位;而承包人往往难以获得这些信息,在交易初期就处于劣势地位。有时,建设工程仅凭立项手续匆匆上马,承包人对此毫无察觉;有时,售房款已被用于其他开发,但承包人仍然相信房地产公司的虚假承诺。承包人缺乏必要的信息,导致无法正确选择交易对象和了解交易实情,从而为欠款问题埋下伏笔。

二. 履约纠纷引起拖欠工程款

工程款的拖欠往往源于双方对工程款数额的争议,而工程款数额与工程质量、工期和签证等情况密切相关。如果存在质量缺陷,承包人应承担修复费用;如果工期延迟,承包人应支付逾期交工违约金;如果工程质量不合格,发包人可以拒绝支付工程款;如果签证办理不力,承包人无法提出索赔。在无法解决争议的情况下,双方可能会委托鉴定机构进行鉴定,鉴定结论将直接影响工程款的支付情况。因此,解决质量、工期等争议是解决工程欠款问题的前提。

三. 缺乏有力清欠手段

政府工程的资金来源于财政拨款,发包人与投资者相分离,即使出现资金拨付延迟,发包人也无能为力;开发商有权将工程和房产预售,承包人难以掌控和干预;在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中,承包人很难与发包人平等谈判;虽然《合同法》第286条规定了承包人的法定优先权,但受到种种限制;提起诉讼是最终手段,但时间冗长、程序繁琐,正义的实现往往迟到。缺乏有力的清欠手段导致工程款屡清屡欠,欠款不断积累。

四. 国家干预不力

《建筑法》规定,领取施工许可证的条件之一是建设资金已经落实,然而大量欠款事实表明法律在实际执行中形同虚设;尽管各界人士呼吁政府强制实行工程款支付制度和建立工程款划拨备案机制,但实际情况却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改变;行政机关应当公布失信开发商名单,不予办理立项开工等手续,但现实是违规者依然没有受到制裁。国家在工程欠款问题上的干预不力也是导致欠款问题长期存在的原因之一。
延伸阅读
  1. 拖欠工程款的起诉费由谁支付
  2. 准确选择被告
  3. 关于贵公司拖欠工程款的催告函
  4. 律师函:关于贵公司拖欠外墙装饰工程款的催告
  5. 工地承诺永不欠薪,2019农民工工资政策

建筑工程纠纷热门知识

  1. 建筑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的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
  2. 一、工程交付的证明方法
  3. 工程承包的方式不合法应该如何处理?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4. 发包方与承包方建设工程合同
  5. 承包合同效力的认定
  6. 承包人的义务
  7. 建筑设计委托合同
建筑工程纠纷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拖欠工程款答辩状范本
  2. 劳务合同纠纷起诉状范本
  3. 房地产还款计划书范本
  4. 拖欠工程款起诉状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