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30
票据作为一种特殊的法律文书,其记载事项对于票据的效力至关重要。根据效力的不同,票据的记载事项可以分为必要记载事项、得记载事项、不具有票据效力的记载事项和不具有任何效力的记载事项。
各国立法普遍将出票人签章确立为票据的绝对必要记载事项。我国《票据法》第22条第1款、第2款也对此作出了规定。
出票人签章是票据的生命线,如果票据缺少出票人签章,将导致票据无效或不成立。然而,空白票据是一种特殊情况,它是指出票人故意将票据上某些应记载事项留白,预定由他人进行补充记载,并依据票据所载文义发生票据效力的特殊票据。空白票据留白部分的记载事项包括票据金额、出票日期等。虽然空白票据缺少绝对必要记载事项,但由于其具有经济上的合理性,一旦补充完整,仍然具有一般票据的效力。
然而,法律对空白票据也进行了一定的限制。其中之一是空白票据必须具备出票人签章。有学者认为,如果空白票据上没有出票人签章,而代之以承兑人或保证人的签章,仍然可以成立空白票据。但无论如何,票据行为人的签章是不可缺少的。
与一般民事法律行为不同,票据行为具有法定的形式要求,不允许当事人自主决定或变更。票据行为必须以要式性为原则。
票据签章是各个票据行为的形式要件。尽管各个票据行为所表达的内容不同,但行为人都必须在票据上签章。如果没有签章,该票据行为将不发生法律效力,也无法实现行为人的预期目的。
票据签章是票据行为人欲实施票据行为的意思表示最有力的证明。作为法律行为的一种,票据行为离不开行为人的意思表示。票据行为人实施票据行为是希望达到其所预期的效果,票据记载和票据签章共同构成了票据行为人意思表示的内容。
票据记载所表明的是票据行为的内容,而票据签章所表明的则是票据行为的主体。行为人可以将本应属于他记载的事项授权他人记载,并可在记载事项确定后进行签章。然而,票据签章一般由行为人在行为时即时实施,否则可能产生票据伪造问题。
因此,相比之下,票据签章对行为人更具利害关系。只要行为人在票据上进行了签章,就认定行为人具有实施票据行为的意思表示。而仅记载了相关事项而无法确定行为人的票据记载则毫无意义。因此,票据签章是判断行为人是否具有票据上的意思表示的标志和决定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