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11
抗辩权是指一方在特定情况下拥有的对抗他人行使其请求权的权利。广义上的抗辩权是指妨碍他人行使其权利的对抗权,不限于请求权。狭义上的抗辩权则是指专门对抗请求权的权利,即权利人行使其请求权时,义务人享有的拒绝其请求的权利。
学者对抗辩权的定义存在一定差异。洪逊欣先生认为,抗辩权是指妨碍他人行使其权利,尤其是拒绝请求权人行使请求权的对抗权。梅仲协先生认为,抗辩权是指义务人因请求权人行使权利而拥有的拒绝给付的权利。郑玉波先生认为,抗辩权是一种广义的形成权,是对抗请求权的权利,但不限于请求权,也可适用于其他权利的行使。因此,抗辩权的概念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
大陆法系国家的民法典、我国台湾地区民法典及我国《民法通则》、《合同法》对抗辩权没有明确的定义。只有我国的《担保法》第二十条第二款对抗辩权做了明确规定,将其定义为:“抗辩权是指债务人根据法定事由,在债权人行使债权时,对抗其行使请求权的权利。”这一定义明确了抗辩权的狭义含义。本文将重点讨论狭义上的抗辩权,包括诉讼时效已过的抗辩权、保证中一般保证人的先诉抗辩权、合同法中的同时履行抗辩权、不安抗辩权和顺序履行抗辩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