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涉嫌犯罪应追究刑事责任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14
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涉嫌犯罪是需要负法律责任的。对采取非法手段讨薪或以拖欠工资为名讨要工程款,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要依法予以治安处罚;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
一、刑事责任的追究
国务院办公厅最近发布了关于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意见。根据这一意见,对于恶意拖欠工资并涉嫌犯罪的行为,应依法将其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以充分发挥刑法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行为的威慑作用。
二、严厉打击拖欠工资行为
为了加强工资支付的监督执法工作,需要扩大日常巡视检查和书面材料审查的范围,并推进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案件的省级联动处理机制建设。此外,还需要加大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举报投诉受理和案件查处力度。为了更好地治理拖欠工资问题,还要完善多部门联合治理机制,并展开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的专项检查。为了加强地区间的执法协作,需要健全相应的制度,并加强跨区域案件的执法协作。同时,还需要完善劳动保障监察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的机制,建立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之间的信息共享、案情通报和案件移送等制度。这样可以推动完善人民检察院立案监督和人民法院及时财产保全等制度。对于恶意拖欠工资并涉嫌犯罪的行为,应依法将其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以充分发挥刑法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行为的威慑作用。
三、及时处理工资争议案件
应充分发挥基层劳动争议调解等组织的作用,引导农民工就地就近解决工资争议。对于农民工因拖欠工资申请仲裁的争议案件,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应优先受理、优先开庭、及时裁决、快速结案。对于集体欠薪争议或涉及较大金额的欠薪争议案件,应挂牌督办。同时,需要加强裁审衔接与工作协调,提高欠薪争议案件的裁决效率。为了让农民工能够依法及时申请讨薪,需要畅通申请渠道,并为他们提供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
四、完善应急处置机制
需要健全应急预案,及时妥善处理因拖欠农民工工资引发的突发性和群体性事件。同时,还需要完善欠薪应急周转金制度,并探索建立欠薪保障金制度。对于一时难以解决拖欠工资或企业主欠薪逃匿的企业,应及时动用应急周转金、欠薪保障金或通过其他渠道筹措资金,先行垫付部分工资或基本生活费,帮助解决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的临时生活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