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制度探讨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保险法 > 保险相关知识 > 保险代理法律知识

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制度探讨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01-08

 
3855

我国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制度的现状

一、《交通安全法》为受害人提供了对保险公司提起诉讼的法律依据

根据修改后的《保险法》第五十条规定,保险人可以根据法律或合同约定,直接向第三者赔偿保险金,以弥补责任保险对第三者造成的损害。然而,由于保险公司的行业保护,机动车保险合同中没有约定直接向第三者赔偿的条款。因此,交通事故受害人只能向侵权人主张权利。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最高人民法院于2000年7月13日作出(2000)执他字第15号复函,指出人民法院可以依据债权人(或受益人)的申请,向保险公司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要求保险公司支付保险赔偿款。这一司法解释为执行法官强制执行保险公司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险的理赔款提供了依据。

然而,在强制执行之前,尚无统一的规定和司法解释。一些当事人只能依据《合同法》的规定提起代位诉讼,但是由于代位诉讼具有严格的条件,各地法院的做法不一,影响了法律的统一性和权威性。因此,有必要对此进行特别规定,例如在汽车第三者强制保险中规定投保人的投保义务、最低保险金额、受害人对保险人的给付请求权、限制除外责任的适用等。

二、新的《交通安全法》对交通事故受害人的保障作出了规定

根据新的《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五条规定,医疗机构对交通事故中受伤的人员应当及时抢救,不得因抢救费用未及时支付而拖延救治。肇事车辆参加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由保险公司在责任限额范围内支付抢救费用。抢救费用超过责任限额的,由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先行垫付部分或全部抢救费用,并有权向交通事故责任人追偿。

此外,根据该法第七十六条第一款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超过责任限额的部分,按照以下方式承担赔偿责任:(1)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2)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机动车一方承担责任;但是,如果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并且机动车驾驶人已经采取必要处置措施,可以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责任。

延伸阅读
  1. 机动车辆保险发展的改革创新
  2. 垫付医疗费保险公司不全额赔是否合法?
  3. 车祸债务怎么认定
  4. 交通事故评不上等级怎样赔偿
  5. 肇事司机死亡谁赔偿给受害人

保险相关知识热门知识

  1. 保险合同的定义
  2. 保险代理人与保险公司的法律关系
  3. 公众责任保险的作用和实施方案
  4. 新法规定如实告知要求对保险业提出新要求
  5. 同一交通事故两个受损失的可以同案起诉吗
  6. 乘坐客车发生事故找谁赔偿
  7. 被保险人驾车被甩出车外死亡的保险人责任
保险相关知识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