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中的时间限制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诉讼指南 > 刑事诉讼期间法律知识

刑事诉讼中的时间限制

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9-14

 
382247
诉讼期限是指法院对提起案件的受理期限,如果案件超出了诉讼的期限,法院一般是不会受理的。不同的案件诉讼的期限也不相同,例如民事诉讼的期限一般为2年,那么刑事诉讼期间一览表是怎样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

12小时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92条第3款规定,传唤和拘传犯罪嫌疑人的时间不得超过十二小时。禁止以连续传唤和拘传的方式变相拘禁犯罪嫌疑人。

24小时

(1)根据《刑事诉讼法》第64条第2款规定,除非有妨碍侦查或者无法通知的情况,对于拘留的人,应在二十四小时内通知其家属或所在单位拘留的原因和羁押的地点。

(2)根据《刑事诉讼法》第65条规定,公安机关对于被拘留的人,应在拘留后的二十四小时内进行讯问。如果发现不应当拘留的情况,必须立即释放并发给释放证明。对于需要逮捕而证据尚不充足的情况,可以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

(3)根据《刑事诉讼法》第71条第2款规定,逮捕后,除非有妨碍侦查或者无法通知的情况,应在二十四小时内通知被逮捕人的家属或所在单位逮捕的原因和羁押的地点。

(4)根据《刑事诉讼法》第72条规定,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对于决定逮捕的人,必须在逮捕后的二十四小时内进行讯问。如果发现不应当逮捕的情况,必须立即释放并发给释放证明。

(5)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33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对于直接受理的案件中被拘留的人,应在拘留后的二十四小时内进行讯问。如果发现不应当拘留的情况,必须立即释放并发给释放证明。对于需要逮捕而证据尚不充足的情况,可以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

48小时(2日)

(1)根据《刑事诉讼法》第96条规定,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中,律师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需要经侦查机关批准。对于不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不需要经过批准。律师提出会见犯罪嫌疑人的请求,应在四十八小时内安排会见。对于涉及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罪、走私犯罪、毒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等重大复杂的两人以上的共同犯罪案件,律师提出会见犯罪嫌疑人的请求,应在五日内安排会见。

(2)根据《刑诉规则》第151条第1款规定,对于不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律师提出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的请求,人民检察院应在四十八小时内安排会见的具体时间。对于贪污贿赂犯罪等重大复杂的两人以上的共同犯罪案件,可以在五日内安排会见的具体时间。

3日

(1)根据《刑事诉讼法》第33条第2款规定,人民检察院自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三日内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自受理自诉案件之日起三日内,应当告知被告人有权委托辩护人。

(2)根据《刑事诉讼法》第40条第2款规定,人民检察院自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三日内应当告知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其近亲属、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人民法院自受理自诉案件之日起三日内,应当告知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

(3)根据《刑事诉讼法》第69条第1款规定,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在拘留后的三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

(4)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51条第1款规定:

(五)将开庭的时间、地点在开庭三日以前通知人民检察院;

(六)传唤当事人,通知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传票和通知书至迟在开庭三日以前送达;

(七)公开审判的案件,在开庭三日以前先期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开庭时间和地点。

(5)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84条规定,被告人、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上诉的,原审人民法院应当在三日以内将上诉状连同案卷、证据移送上一级人民法院,同时将上诉状副本送交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对方当事人。被告人、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直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提出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在三日以内将上诉状交原审人民法院送交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对方当事人。

其他时间限制

(6)根据《刑诉解释》第42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自诉案件后三日内,应当告知被告人有权委托辩护人。同时应当告知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

(7)根据《刑诉解释》第118条第2款规定,对于人民检察院建议按简易程序审理的公诉案件,决定是否受理,应当在三日内审查完毕。

(8)根据《刑诉解释》第119条第1款规定:

(五)将开庭的时间、地点在开庭三日以前通知人民检察院;

(六)将传唤当事人和通知辩护人、法定代理人、证人、鉴定人和勘验、检查笔录制作人、翻译人员的传票和通知书,至迟在开庭三日以前送达;

(七)公开审判的案件,在开庭三日以前先期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开庭时间和地点。

(9)根据《刑诉解释》第151条规定,当庭出示的证据、宣读的证人证言、鉴定结论和勘验、检查笔录等,在出示、宣读后,应即将原件移交法庭。对于确实无法当庭移交的情况,应要求出示、宣读证据的一方在休庭后三日内移交。

(10)根据《刑诉解释》第152条第1款规定,对于公诉人在法庭上宣读、播放未到庭证人的证言,如果该证人提供过不同的证言,法庭应要求公诉人将该证人的全部证言在休庭后三日内移交。

(11)根据《刑诉解释》第158条规定,人民法院向人民检察院调取需要调查核实的证据材料,或者根据辩护人、被告人的申请,向人民检察院调取在侦查、审查起诉中收集的有关被告人无罪和罪轻的证据材料,应当通知人民检察院在收到调取证据材料决定书后三日内移交。

(12)根据《刑诉解释》第236条规定,被告人、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通过第一审人民法院提出上诉的,第一审人民法院应当审查上诉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如果符合法律规定,应当在上诉期满后三日内将上诉状连同案卷、证据移送上一级人民法院,同时将上诉状副本送交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对方当事人。

(13)根据《刑诉解释》第237条规定,被告人、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直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提出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上诉状后三日以内将上诉状交第一审人民法院。第一审人民法院应当审查上诉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如果符合法律规定,应当在接到上诉状后三日以内将上诉状连同案卷、证据移送上一级人民法院,同时将上诉状副本送交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对方当事人。

刑事诉讼指南热门知识

  1. 如何办理免于起诉申请
  2. 免于刑事起诉的法律程序
  3. 一、检察官回避制度的定义和意义
  4. 私营企业面试技巧
  5. 精神病患者强制医疗制度的完善与问题解决
  6. 停尸费的责任承担
  7. 精神疾病患者强制医疗的法律问题
刑事诉讼指南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