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10
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部队兵员管理秩序。兵员管理秩序的建立对于部队完成各项任务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一些个人和单位无视国法军纪,煽动、唆使军人逃离部队。更为严重的是,有些人甚至以暴力、威胁手段阻碍部队将逃兵带回,或者安置、聘请、收留逃兵,严重影响了部队的管理秩序。雇用逃离部队军人的行为违反了国防法规定的公民应当支持国防建设的义务,严重干扰了部队兵员管理秩序,削弱了部队战斗力,危害了国防安全。犯罪对象必须是逃离部队的军人,包括解放军部队、武装警察部队的军人,以及战时预备役部队和民兵组织的军人。逃离部队的军人指的是未经批准擅自离开服役部队的军人,或者经批准但逾期不归的军人。逃离部队的军人可以是已经构成犯罪的军人,也可以是未构成犯罪的军人。
客观要件:
雇用逃离部队军人罪的客观要件表现为雇用逃离部队的军人,并且情节严重。雇用的行为可以是长期的或短期的,可以发生在战时或平时。情节严重的情况包括:战时雇用逃离部队军人、雇用多名逃避部队军人、长期或多次雇用逃离部队军人、雇用逃离部队的指挥人员或其他负有重要职责的军人,以及雇用逃离部队军人影响部队完成重要任务等。如果行为人雇用逃离部队军人是为了实施其他犯罪活动,应当分别定罪处刑,实行数罪并罚。主体要件:
雇用逃离部队军人罪的主体为非军人,即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主观要件:
雇用逃离部队军人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是逃离部队的军人而仍决意雇用。如果行为人不知道雇用的是逃离部队的军人,或者明知雇用的是逃离部队的军人但情节不严重,都不构成犯罪。行为人雇用逃离部队军人的动机可以是为了企业或个人利益,或者是为了让被雇佣人多赚钱,也可能是为了窝藏等。1. 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
要认定雇用逃离部队军人罪,必须明确行为人明知是逃离部队的军人并雇用,而且情节严重。如果行为人不知道雇用的是逃离部队的军人,或者明知雇用的是逃离部队的军人但情节不严重,都不构成犯罪。2. 区分本罪与窝藏罪的界限:
雇用逃离部队军人罪与窝藏罪在客观方面和犯罪对象上有所不同。雇用逃离部队军人罪是有偿地使用逃离部队的军人为劳动力,而窝藏罪是为犯罪分子提供藏身之处,帮助其逃避司法机关的追捕。窝藏罪的资助通常是无偿的。雇用逃离部队军人罪的对象既可以是逃离部队情节严重已构成犯罪的军人,也包括逃离部队但尚未构成犯罪的军人。而窝藏罪的对象必须是已经构成犯罪的人,无论是军人还是其他犯罪分子。如果行为人出于窝藏故意而雇用构成逃离部队罪的军人,则同时触犯窝藏罪,应当根据重罪吸收轻罪的原则择一重罪进行处罚。